“伊——”
“呀——!”
天色尚暗,梨花河边就响起了咿咿呀呀的声音,一个身材挺拔,相貌俊朗的青年正在河边开腔练嗓。
这叫喊嗓子,是每一个唱戏的人都要从小养成的习惯,一般要起大早到有水的地方或人少的洼地,以免打扰到别人。
因此周生自五岁学阴戏起,就再也没有睡过懒觉
他喊完一通后,太阳才刚刚露出一点红,嗓子眼已经完全打开,声带振动时圆润、清亮,好似珠落玉盘。
紧接着,周生打了两桶水,迎着朝阳赶回家。
路上已经有了人影,他们看到周生立刻熟络和亲切地打招呼,仿佛看着自家子侄。
东家给个玉米,西家送个黄瓜,还有人硬是塞了一串辣椒。
似乎他不是唱戏的,而是来化缘的。
周生十二岁时和师父定居清谷县,在此住了九年,虽然偏僻,但民风淳朴,街坊邻居都互相照应,也算是其乐融融。
对于模样俊俏,身段英挺的周生,许多闺女到了出嫁年龄的人家,都对他很热情。
回到家,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旭日当空,晨曦满天。
周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水缸换水。
这些水不是拿来喝的,而是养鱼,养一条金鱼。
“鱼师兄,水来啦!”
周生摸了摸金鱼,而后开始倒水。
记忆中,师父每到一处地方,都要先找水缸养这条金鱼,他对周生向来是吝啬夸奖,常常板着脸,但对这条鱼却宝贝得不行,每天都要周生来换水。
以至于周生管它叫‘鱼师兄’。
鱼师兄也确实不一般,寻常金鱼只能活六七年,它却活了十几年还活蹦乱跳。
师父说这是风水鱼,能聚财,叮嘱他无论如何都要照看好金鱼,以及绝不能挪动水缸的位置。
换完水,他开始在师父的监督下,练习毯子功。
所谓毯子功,并不是耍毯子,而是指所练习的动作太过危险,所以必须要铺一层厚厚的毯子来进行保护。
在那张洗得发白十分老旧的毯子上,周生开始练习各种戏曲动作。
拿顶、下腰、虎跳、云里前翻……
就在三尺来宽的毯子上,他闪躲腾挪如兔起鹘落,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完成。
矫如龙,猛似虎,快如豹,轻如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