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魏军的医学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按照生命家园计划的操作规程,所有的数据都是要导入的,这样才能够保证虚拟世界的人和现实世界的人人格是一样的。
而能够形成人格的数据,在大脑之中是一个个的波峰。
那些不重要的数据,虽然波峰高度不高,但是冗余量很大,传输起来很浪费时间。
想到这里,黄玲还是有一些感慨。
人生一辈子几十年,忙忙碌碌,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
一些琐碎的事情占据了人生很大一部分的时间。
舍弃哪一些不重要的数据,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黄玲的安排下去之后,技术人员们紧急行动起来。
四十分钟之后,魏军长着大大的嘴巴,眼球突出,他想要喊出什么东西,却什么都喊不出来。
魏军,停止了呼吸。
苏叶看着自己丈夫,恩爱了几十年的丈夫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忍不住悲从中来。
趴在丈夫的身体上嚎啕大哭。
已经是满头大汗的黄玲却长舒一口气。
所有重要的数据都能传输完毕,能够形成思维团,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
这就意味着暂时成功了一般。
但是和陆小美的情况不一样。
魏军的数据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点。
所以要让魏军行程完整的人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还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数据的连贯性修复。
对波峰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填充。
这种填充也不是随意填充,而是按照魏军现有的性格进行完善,和魏军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也是有一些差距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比如魏军记得自己在被砍杀之前,早上不想吃面而是喝的是稀饭吃的是馒头,然后走路去上班。
这部分数据是非重要数据,在传输的时候的被删除了。
后面在数据补充的时候,会按照魏军的习惯,给他补充为这一天早上吃的是面而不是稀饭。
这些数据无伤大雅,但是数量非常多,如果不补充就会让思维团有跳跃感。
长期存在这种跳跃感,会让人格出现问题。
苏叶抱着丈夫哭泣,而长天科技的工作人员又立刻做了第二件事,抽取了魏军的干细胞。
并且立刻将其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