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徐立又找到湘江市的新城集团成立了发动机公司,并且收购了神马汽车。
奈何没有拿到汽车的生产资质,徐立的造车之梦再次破灭。
紧接着徐立又找到了长丰汽车,双方目前的合作也出现了一些裂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波导的资金没有跟上。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生产汽车就和吸食dp一样,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之后,确实都没有看到效果。但是又忍不住继续投入资金。
徐立在看着一些合资车企,资产瞬间就突破百亿市值到千亿RMB,心中十分的慌张。
因为他十分清楚,做手机一台手机卖一两千块钱。是永远达不到这一种高度的。
徐立也准备扔掉自己的负资产,手机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汽车的生产和研发之中。
关掉办公室的电视之后,秘书给徐立打了一个电话。
“徐总您好,你等待的客人到了。”
听到这话,徐立赶紧站起来说道:“你先请客人在会议室喝茶,我马上过来。”
徐立和波导的董事团队,希望能够找到一家实力强大的企业接盘波导的手机业务。
但是在2007年,在移动通讯业务处于变革的时代,在诺基亚能够一统江湖的时代。
很多大企业都十分的理智,根本就不敢接盘波导这样的手机公司。
毕竟拿到就是一个字——死!
所以徐立和波导的团队还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一方面是对波导的手机业务进行包装,通过技术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让接盘者能够感觉到买了波导的手机业务是可以赚钱的。
另一方面就是在深市找各种大老级人物,以此来当做中间人。
希望中介人能够想办法把波导手机业务推销出去,找到适合的接盘侠。
当然中介费肯定是少不了的。
徐立虽然说没有对外界公布,但是中介费!
默认应该有1‰个点。
目前徐立的波导手机业务对外的作价是20个亿(波导是上市公司,目前市值是23个亿,目前流通股大约在40%,徐立等波导高层股东持股为60%)。
之所以做价20个亿,就是因为希望新来的股东能够还清波导5亿多接近6亿的欠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波导高层要求的是12个亿收购波导非流通股60%的股份,解决波导的债务问题。
深市的大老已经给徐立回话了,找到了一个重磅买家。
对方资金什么的绝对没问题,绝对让徐立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