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碳晶存储,实验室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坨煤炭,连根本的存储功能都没有。
为了建立碳晶存储实验室,英特尔在薛晓枫等人的要求之下,包括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原材料等等,已经花费的接近1,000万米刀。
1,000万米刀生产出来的东西竟然是一堆煤炭。
这让巴雷特十分的不满。
巴雷特和薛晓枫等人谈话,询问相关情况。
“薛先生,我们花费重金将你和你的团队请到英特尔,不是请你们度假的,是要要求你们能够尽快的攻克相关技术,为此我们英特尔顶着巨大的压力。”
“这一个月过去了,我不是要求你们立刻给出科研成果,但是有用的东西总要有一些吧,可是你们能够拿得出什么?”
薛晓枫等人明显感觉到巴雷特的态度和上一次截然不同。
薛晓枫满头大汗,有一些尴尬的解释说道:“据我们手中掌握的技术,碳晶存储在设计和逻辑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们也在查找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误,我们需要一些时间。”
如果说是某个技术上有一些缺陷,那造成的结果最多就是碳晶存储的存储性能不好,或者是单位体积的存储数据容量不够大。
但目前薛海枫等人面对的情况就是,他们好像根本就没有入门,花费重金生产的碳晶存储样品,根本就没有任何存储的功能。
到底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明明这4个人已经是芯片和存储部门的关键性人才。
那你说大家掌握的节点技术,能够完全将相应的科技落地,但是为什么好像头绪都没有摸到。
薛海枫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慌的。
巴雷特这一次对长天科技团队的投资非常大。
除了给予对方高额的年薪以外,还按照薛海枫转正的要求购置了相当昂贵的设备以及原材料。
此外英特尔最精英的芯片团队也在配合薛海枫等人的工作,这导致目前英特尔45纳米制程技术的研发工作严重滞后。
但是从目前接近一个月的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巴雷特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这边提供设备和原材料,以提供相应的技术配合,那么依靠薛海枫等人的技术能力,应该很快的就能够研发出碳晶存储和类似于盘古3号芯片一类的65纳米制程芯片。
现在看来,巴雷特还是觉得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巴雷特又看着项目组递过来的第2份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薛海峰团队复刻65纳米制程盘古3号芯片的报告。
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整个65纳米制程的芯片研究成果和英特尔目前已经掌握的完全一致,完全没有任何新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