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军立刻召开海鸥公司的全体股东大会,商量海鸥公司和长天科技合并的事情。
李国军失望了。
目前海鸥公司所谓的这一些股东,根本就无暇顾及公司的生死存亡。
他们最在乎的是自己投入的本金是否能够拿回来?是否还有利润?
至于公司是生是死,是卖地还债还是卖公司还债,他们一点都不关心。
他们只关心的是,价格到底谁比较高?
让这些股东知道,把海鸥公司卖给长天科技,要比出售工程和土地更划算后,大家纷纷在同意书上签了字,表示同意李国军的方案。
大家都想拿钱走人。
也不想管公司的死活了。
李国军身上有一些无奈,又觉得有一些庆幸。
毕竟如果股东考虑将公司卖出去,那后面的事情就非常好操作了。
没有用一天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三个小时,李国军就和张京达成了协议。
沿江半导体公司用2,000万RMB,全资收购海鸥相机公司。
因为时间比较紧急,所以暂时由李国军出任新海鸥公司的CEO。
海鸥公司被收购之后,所做的第1件事情并不是研发数码相机,而是立刻在长天科技技术团队的支持之下,改良升级工厂设备,尽快生产65纳米光刻机的光学镜头等设备。
李国军其实是有一些遗憾的。
他内心还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想着,既然海鸥被长天科技收购了,那么自己可以踌躇满志,向数码相机领域发起冲锋。
但是长天科技把数码相机放在了最后的位置,第一任务还是研发光刻机的光学镜头。
这个决策,李国军本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他相信,光刻机的高精度镜头都能够研发出来,数码相机的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也不过是时间而已。
张京和沿江半导体的其他高层,又紧接着和夏国者多家产业链公司达成合作。
或者是直接出资控股,或者是用技术控股,构建了服务与光刻机生产的10多家产业链公司。
张京的团队每和一家公司达成协议,长天科技的团队就立刻进驻,进行技术指导。
和张京达成协议的公司,都如同久旱逢甘露,不仅自己能够活下去,而且还看到了更光明的未来。
65nm级别的相关技术是目前的上限,但是往下走,无论是110nm还是130nm,在机械设备和数控领域都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些都是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未来。
当然长天科技不是万能的神。
不可能让光刻机所有零部件设计和制造都自己生产。
有一些设备和原材料还是需要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