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永庆二十年最后一桩案子顺利侦破,韩榆的府尹生涯也在这一天得到圆满终结。
韩榆收拾好为数不多的私人物品,乘马车离开府衙。
前脚刚回住处,换下沾染寒气的官袍,韩二便来通传,说是杨公子来了。
杨公子,杨星文。
这些年他们虽保持书信往来,但是彼此都有各自的生活。
掐指一算,上次见杨星文,还是几年前。
韩榆忙于公务,杨星文则忙于游山玩水,偶尔停留在某个地方,顺便发展一下自己的事业。
没错,事业。
杨星文因先天不足,较常人虚弱许多的身体不容许撑过一场又一场堪称严苛的科举考试。
无法科举,只能寄情山水,在所经之处留下无数的诗作和随笔游记。
走的地方多了,难免会有疲惫的时候。
杨星文灵机一动,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经商之中。
杨大人起初有些非议,后来见杨星文乐在其中,也就随他去了。
韩榆往前院走,杨星文已被韩二迎到花厅,正喝着茶。
韩榆一出现,他就放下茶杯站起来,笑容灿烂,
眼睛也是一如既往的明亮纯粹:“榆哥!”
“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给我来个信,我也好早做准备。”韩榆把手搭在杨星文双肩上,细细打量,“不错,长高了许多,也比以往更俊俏了。”
杨星文昂首挺胸,满身少年气,小声嘟囔说:“这些年我勤于练武,早比当年康健了百倍不止。”
韩榆脑海中浮现初见时,杨星文像个小尾巴一样,亦步亦趋跟在自己身后的黏人模样。
在那个危机四伏的贼窝里,韩榆和杨星文、越含玉三个抱团取暖,一起分享难以下咽的馒头,像小动物一样紧挨着入睡。
每每想起,都让韩榆百感交集,露出会心的微笑。
时隔多年,越含玉成为身份尊贵的长平公主,神秘且强大,就连韩榆也没能完全摸清她的势力究竟发展到何等地步。
她和韩榆,大抵是你来我往,旗鼓相当。
像极了顽皮的猫崽子,不时伸爪子试探,又赶在对方察觉出异样之前一下缩回去。
谁也不愿做先低头的那个。
杨星文则不然,若说沈华灿和席乐安是韩榆的至交好友,杨星文就是弟弟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