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榆微微一笑,继续处理公务。
厅堂里,官员们望着知府大人远去的背影,与同僚窃窃私语。
“张大人,你就不好奇方才知府大人见了谁?”
张通判头也不抬:“早晚会知道,何必急于这一时?”
“好吧,我只是好奇知府大人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说话的通判知事没能从张通判口中挖出点消息,只能遗憾地坐回去。
刘同知从百忙之中看他一眼,心说果然是年轻人,求知欲旺盛:“知府大人有什么打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徽州府好。”
众人深以为然。
“只要想到知府大人一年半后就要离开徽州府,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谁说不是呢,若是可以,我恨不得把知府大人跟咱们徽州府永远绑一起。”
官员们哈哈大笑。
这时,几个官兵抬来几桶凉
茶,分给厅堂内的诸位大人。
大家喝着茶,心头的燥热逐渐消散,浑身透着惬意。
不知谁说了句:“就算知府大人同意,吏部也不会同意的。”
众人:“”
手里的凉茶顿时就不香了呢:)
-
两天后,越京送来的赈灾银粮抵达徽州府。
负责押送银粮的还是个熟人——当初阮景璋以厌胜之术算计韩榆,前来城南搜查的禁军小队长,黄信。
黄信翻身下马,几步走到韩榆跟前:“越京一别,已有一年半载,韩大人如今可好?”
韩榆拱手:“承蒙黄大人记挂,韩某一切都好。”
黄信脸上的笑容加深。
方才不过是客套话,韩榆在徽州府的壮举早已传回越京。
先有周、赵两家和前任知府,再有前朝后宫都风光无比的梅家,全因韩榆受了重挫。
而后又是联合池州府知府剿匪,孤身深入贼窝的壮举谁不得赞一句英勇无双?
黄信在御前当差,可是不止一次撞见那几位皇子与人谈及韩榆,直言当初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