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必然。”韩榆浅浅呼出一口气,手腕一转,不着痕迹挣脱开来,“我的指印要摁在哪一处?”
同窗在密密麻麻的请愿书上找了许久,总算在犄角旮旯里寻着一处空白:“你们三个就摁在这里吧。”
韩榆三人如实照做,和同窗道别,回到学舍。
正值午休时间,陆听寒也在。
“陆兄。”
韩榆同他打个招呼,坐下开始整理资料。
韩文邈和几个表弟陆续启蒙,韩榆乡试后回去还教了他们两回。
韩榆打算将韩松给他启蒙时教授的内容整合一番,给他们送去。
今日正好有空,早点抄完早点结束。
见韩榆两只手握着笔,笔杆子几乎快出残影,陆听寒不由好奇,走上前一探究竟。
“韩小兄弟,你在做什么?”陆听寒一脸纳闷,“我怎么瞧着像是启蒙时期学的内容?”
韩榆偏过头:“是给家中小辈的。”
陆听寒了然,瞥了眼韩榆手中的两支
毛笔,又见那字迹龙飞凤舞,漂亮得紧,抚掌叹道:“不愧是双手成书韩解元。”
韩榆哭笑不得:“陆兄你就别促狭我了。”
陆听寒双手环胸倚在墙边:“我这是实话,至少咱们书院没人能做到,你是头一个。”
韩榆在鹿鸣宴上双手作画的壮举一经传开,让他在大越声名鹊起。
十二岁的小三元,十五岁的解元,是英雄出少年的最真实写照。
或许你不知道韩榆是谁,但你一定听说过“双手成书韩解元”。
和代号“那个射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庆书院里有近一半的学生向韩榆请教过双手左右开弓的诀窍,然著有成效的寥寥无几。
久而久之,他们对这样高难度的练习生出退意。
饶是心性平和,意志坚定如陆听寒,也在一个月后被迫放弃。
学不会,实在学不会。
如此这般,达成“双手成书”成就的唯一选手——韩榆,自然而然地被他的同窗们捧上神坛。
韩榆,一个丧心病狂,不干人事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