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聚会讨论的话题重心,自然是广府的“十大商圈规划”。
在讨论之前,需要对广府经济现状有明确了解。
在这方面,彤叔和霍老都做过周密安排,人手一份《广府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自于广府统计局(以下引用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信息网)。
1985年,广府落籍人口572万,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口约四十三万,旅游人数七十七万人次。
全市社会总产值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工农业总产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国民收入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三产业产值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如果单论数据,不值得一看,在座的诸位中,好几家都算“富可敌国”,亮出来的业绩数据,绝对比整个广府经济数据更好看。但是,广府的各项数据增长率惊人,全是两位数。
这意味这座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起航。
还有一部分是市场数据,同样让人惊讶。
“……轻工业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花色品种明显增多,中高档产品和名牌优质产品销量大幅度增长。如家用电冰箱增长43。97%,彩色电视机增长13。12倍,录音机增长84。21%,家用洗衣机增长57。71%,电风扇增长62。54%,照相机增长40。43%,化学纤维增长90。98%,啤酒增长58。95%,食糖增长52。94%……”
“……重工业继续调整生产方向,以满足供需关系,许多产品产量和市场有较大增长。如钢增长25。77%,钢材增长15。46%,水泥增长22。20%,轮胎外胎增长24。52%,金属切削机床增长22。22%,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88。57%,汽车增长74。96%……”
这可是消费增长哦!而且是暴涨!
这意味广府的消费潜能已经不是起航,而是正处于爆发阶段!
给人满满的急迫感——想要做商圈,下场要趁早!
几位没看过资料的,议论纷纷,大家都不是蠢人,都能透过这些数字看到背后的商机。
唯有汪松亮眉头紧皱。
他家主做电机,这一项目对他而言,极不友好——他汪家想要投资也只能跟着别人走,自己想要独自主理某个单项,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
卢灿恰好坐在他旁边,注意到老爷子紧锁的眉头,笑着拍拍坐椅扶手,“汪老,您……有什么想法,稍后可以直接说,这还是项目论证阶段,有意见……摊开来聊。”
卢系资本在本项目中所出的位置,比汪家稍好,但也就那样,因此,有关这一项目该怎么切入才能保证相对公平,就很考验香江会八家理事会成员。
另一边,许胖子借助会所主人的身份,腆着脸跻身旁听,手中也有一份广府十大商圈的项目书,同样也拿到霍家带来的资料,忍不住双手颤抖……
这特喵,都是钱呐!不行,许家一定要拿到投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