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执行下去,东南亚很多中小饰品品牌,怕是要生存艰难!
田乐群安排人把店长喊出来,聊了几句,主要是问问囤货、主销品、售后服务等方面。
没什么特殊情况,又让人回去继续营业。
大家继续往前走。
估计全世界的商业街都大同小异,唐人街也是商业街,相对特殊一点的就是“典当行”,几乎每个唐人街都会有几家典当行。
王光涵顺着卢灿的目光,看到一家“汇鑫典当”的大招牌,以为卢灿想去典当行看看古董什么的,便笑着建议,“汇鑫典当行的杨老板,我认识。要不……咱们去他那坐会儿?”
其实,卢灿的目光聚焦在汇鑫典当行大招牌下面右侧的一间小门脸,门口挂着一只木质竖条招牌,上面写着“联通华文书局”。
印尼从六十年代开始禁止一切中文媒体出版发行,取缔一切中文学校,要么改为穆斯林校区要么是天主教校区。这条禁令真正取缔,原历史上还要等到本世纪末。
足足三十多年的华文禁锢政策,让绝大多数年青一代的华裔,根本就不会读写汉字。
没想到,这里竟然还藏着一间华文书局。
卢灿扭头看了眼不远处的雅加达本地警察,心下有些后悔。
他不确定今天的出行,会给这家华文书局带来什么样的命运——这些警察可能不会关注,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不会上报——万一上报,然后书局被取缔,自己罪莫大焉!
这可是雅加达为数不多的华夏文明窗口……
正在犹豫间,那间小门脸的玻璃门被推开,有人从里面出来,极速将木招牌摘下,又快速回屋,将玻璃门完全关上。显然,书店的伙计发现街对面来了不少警察……
卢灿低声问王光涵,“那间小书店与典当行的老板,是同一人吗?”
王光涵在这条街混迹三年多,知道内情,脸色有点阴郁,点点头低声回道,“老板叫杨兆骥,经常托人从新加坡和吉隆坡带一些华文书籍售卖。今天他……哎!”
卢灿低头想了会,伸手找温碧璃要来电话,拨给哈佐。
“哈佐,我打算在草埔唐人街开一家大型的影院和音像制品店,你有兴趣入一股吗?”
这一提议来得非常突兀,哈佐有点懵,同时他也很了解印尼此时的政策,有点犹豫。
“主要做一些欧美、东洋和香江的电影放映,顺便售卖唱片和外文小说……生意应该错不了。怎么,有钱不赚?”卢灿的语气像是在调侃,“我还打算在雅加达开一家电影公司,邀请一些香江导演和武师团队,来拍摄印尼自己的功夫片,肯定能赚。你有兴趣的话,下午咱们见面聊聊。”
坚固的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
卢灿想试试能不能将那条荒诞却坚持二十多年的华文禁锢政策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