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配给巴列维多少认捐额度?”
“一千二百万,美元。”阿尔达汗摇摇头,表情很是不爽。
这个数额确实不小,得要卖多少粮食才能赚出来!
“只付出没收获?”
“不可能!”阿尔达汗立即坐正身体,伸手掏了掏小石头的下巴,孩子一躲闪,头埋进卢灿的肩窝。
“邦杰和路易达孚的人正在吵呢,要求放开自由粮价市场。”
邦杰是美国的粮食销售大户,路易达孚是法国或者说西欧最大的粮商,常年占据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局董事席位,也是第三方势力的代表。
“粮价全部放开,估计不可能。”卢灿笑笑摇头。
“我们也知道不可能,目标是打破粮食价格12%增幅的上限。”
“你们的目标是多少?”
“20%!”
所谓“12%增幅”,指的是1974年粮农组织国际会议中通过的“每年粮食涨价幅度不允许超过12%”的条例。实话说,这个增幅限额已经不小。当时参与会议的二十多个粮食生产销售公司,都在条例上签字。但是,近几十年的人口大爆炸,还有非洲常年战乱以及气象因素导致的灾难频频发生,让世界粮食供应出现极度不平衡,部分地区的粮价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变得极其昂贵。
这些大粮商自然不愿意在头上带上紧箍咒,想废掉当年的条例。
1984—1985年之交发生在香江的粮食大涨价,其实就是世界级粮商与国际粮农组织一次剧烈博弈的缩影。估计这也是港府邀请世界粮食计划署大会在香江召开的原因——香江是纯纯的粮食进口地区,前一年的粮食涨价,可是让港府背了不小的骂名。
有关粮食会议的事,有阿尔达汗负责,卢灿自然不会过问,做个参谋还成。阿尔达汗来机场迎接,本来也就指望卢灿帮忙出个主意——他想要话语权。
巴列维集团发展迅猛,可毕竟年限短,比不上老牌的粮商。实力不足,自然没有话语权,不仅另外两方势力不鸟他,连粮商贸易商一方代表,也有意无意忽略他这位新加入的“暴发户”。
“这不容易?”卢灿微笑问道,“当官想要立声望,第一把火是什么,知道么?”
阿尔达汗茫然地摇摇头。
“查贪捉腐啊!”
阿尔达汗一激灵,“我去!你这不是让我发声,是让我掀桌子啊!”
世界粮食计划署这类机构,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大量贪腐蛀虫,只要掀开盖子,百分百是震惊世界的大案!这事……阿尔达汗有点心虚。
卢灿嘿嘿一笑后,又白了阿尔达汗一眼,“你想得美,就你还掀桌子?掀桌子的后果……你也承担不起。你真当这些理事先生们,不知道掩藏在慈善下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