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1984年元旦到春节之间,纳德轩与金大福的促销竞争,直接将港澳地区很多小型珠宝品牌给压死,纳德轩珠宝又抢着收购了不少有价值有特色的的品牌,以及地理位置不错的店面。
这些并购,让纳德轩珠宝的市场总量,翻了两个跟斗,但同时也带来管理上的巨大难题。
最早,纳德轩总部直管店面,生产、物流、销售、宣传一把抓。
发展到1983年前后,这种模式行不通,分店太多,于是,境外大市场如北美分公司、英国分公司以及国内的分公司成立,同期还设立了新加坡分部、台北分部、印尼分部以及澳洲分部等。
分公司属于相对独立的运营机构,譬如嘉妮的北美分公司,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运营管理,总部主要负责供货、财务以及运营监管。
分部同样也是总经理负责制,但总部还会插手宣传、大促销活动以及重要人事任命,相对分公司而言,权力没那么大。
收购许多中小品牌之后,也就是1983年年底到1984年,田乐群又发现,即便是分部分摊一些事务,可压在总部的工作量依然庞大到惊人。
于是,大区经理这一职位出现。
大区经理负责物流、对账、促销执行,并协同总部进行销售管理。
全香江被分为四个大区,澳门被单独辟为一个大区,此外,泰国、印度、南越、马来等销售状况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也设立了大区负责制。
至此,纳德轩珠宝已经有北美、英国、澳洲、中国、欧洲等五大分公司,七个分部,以及十三个大区,管理着全球上千家珠宝店铺。
卢灿的天才之名,从来不体现在管理上,田乐群和孙瑞欣也不是那种管理天才,卢家纳德轩珠宝做到现在这种份上,已经到了极限。再想突破,就看看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这次为纳德轩珠宝所做的营销诊断和重新规划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错,这位教授又拿到卢系资本旗下的业务——田乐群听卢灿说科特勒有点水平,便毫不犹豫的邀请对方带领团队,为珠宝公司做营销规划。
科特勒教授乐不可支的在香江成立公司,一边承揽着卢系资本的公关业务,一边干着纳德轩珠宝的整合营销规划。
“田叔,辛苦了。”尽管不熟悉,可对方毕竟是田乐群的长辈,该有的礼帽不能缺。
对方同样对卢灿不熟悉,也不敢真的当对方长辈,忙不迭点头,“应该的应该的。您这来得匆忙,我没找到好车,开的是公司的车,不知道您满不满意……”
公司的车,指的是去年纳德轩珠宝在印尼阿斯特拉公司进口的一批大发轿车,免费分配给公司中高层员工当代步工具。大发轿车是日式家用车,算是低档车的代表。
所以田家英才有这种说法。
捎带说一句,卢灿与印尼阿斯特拉公司的老板谢建隆,联合收购英国宾利轿车,没有成功。
至于原因,后文会有提及。
双方又在东洋大发的技术基础上,成立了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公司,名叫品冠汽车。
工厂已经建好,第一款车正在测试当中,还未定型,新车发布预计在明年三月份。
卢灿摆摆手笑道,“没事,我不讲究,大发挺好,我坐过。”
“那就好,那就好。”田家英松了口气。
不是他找不到豪华轿车来迎接,实在是卢灿来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去找车。
又笑问,“卢少……”
卢灿一抬手,“叫我阿灿吧,听着舒服。”
田家英又点头陪笑,“好的好的,卢……阿灿,这次来濠江……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