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最早叫沈阳,是皇太极把古沈阳城改叫盛京的。当时有九座城门,于显龙从关先生的住处走出来,就是被称为大西门的怀远门。民房都紧挨城墙而建,房屋附近是一方池塘,几名孩童站在池塘边远远地观望着。看样子这里居住的都是贫穷的百姓。
说实话,奉天城给于显龙的印象实在不太好,站在随便一家百姓的房顶就能看遍全城。高大的只有几处破败的土楼。高楼大厦没有哈尔滨一半多。
街道上商贾不多,乞丐不少,这要是尕尕狐跟着,准能找到不少相熟的同行。驴车骡车居多,马车很少,至于骑马的多数都是穿军装的。
再往前走,通过一条街可以看见大南门,有一些车马通过。一直走上奉天中街,街道变得很宽,整个街面被马车和行人占满了,显得非常拥挤。街边的店铺前摆着各种小摊点,还有不少游走的商人正在向人们兜售商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着奉天中街,转过钟鼓楼就到了商埠街。
路过商埠街,他确实看见了一片挂着曲里拐弯文字的日本房子。他有意把老安送的那把短刀挂在腰上,腋下还夹着那个从宾图王府夺来那个刻有菊刀图案的木盒子。
可是日本领事馆周遭除了穿和服的就是穿军装的,根本看不见女人。他们也挂旗子。不过旗子上不是菊刀,白布上面画了一块血红的膏药。若是换成黑色,就是药铺子的幌子。
于显龙现在是一身平民打扮,夹着木盒子拿着用柞木棍子挑着的布招子,还是个游方郎中。
离开商埠街,缓步向大东街走过去。
所谓的大东街是在大东门外,一片日本人的聚居地段。
大东门城门上各建有一座三层城楼,城门前是宽阔的街道。大东门的北侧,与小西门遥相呼应的叫小东门,两座门之间的街道就是现在的沈阳中街。小东门外的菜市,菜摊都搭着遮阳的帐篷。已是中午时分,集市快散了,所以顾客寥寥。
奉天大东街是个奇怪的地方。街上的招牌一边写着汉字楷书,一边写着弯弯曲曲的行草。街上有很多和自己打扮差不多的男女,但也有些打扮奇形怪状的男女,头发不编辫子,梳着发髻,衣服长袍大褂,系着束腰。
于显龙突然眼前一亮,大东医馆!
他把那个菊刀木盒子装到肯包里,迈步走了进去。
和胭脂沟的大东医馆略无二致,只是稍微大了一些。尤其是那木屏风上仍然画着菊刀徽标!
应门的同样是个穿和服的日本人,过来一鞠躬:“先生你需要点什么?”
“我找人。”
“哦?”
“只要姓花田,无论男女都是我的朋友。我要见他们。”
那应门的:“先生找人可以去商埠街,我们大和的帝国领事馆。我们这里只卖药……”
于显龙也没用他相请,大喇喇坐到了矮几边的坐垫上。从啃包里拿出那个菊刀木盒子放到了矮几上。
“哼哼,你看我像买药的么?”
“先生,你要找的花田……,真的不在我们这里。”
“呵呵,那好啊。你们去找,我可以等。不过你们的日本菜我吃不惯,你得到外边去买中国菜。”于显龙说着把一锭银子又放到矮几上。
“先生,您这是为难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