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生产玻璃的经验,叶渡对于水泥,信心更大。
其实,相对于镜子来说,水泥的生产,更加的简易。之前在沧州,叶家军就秘密生产过水泥,只是河南道的官员并不了解罢了。
水泥不像是玻璃镜子,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水泥的技术标准,是比较模糊的。
用来铺设路面的水泥,不需要很好。
毕竟,大乾王朝没有大卡车超载之类的说法。
只要比青石板路好一点,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听了叶渡的说明以后,魏大光等人,都觉得可行。
本地有的是石灰石,这种矿石遍地都是。
而且大泽山的煤石虽然少,但是如果用来烧制石灰也是够用。
关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有一个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产量的问题。
按照叶渡的说法,以后大泽山城扩建,建设老僧渡,都需要用到水泥。
而且,需要使用的水泥,不是用斤来计算的,而是用千斤来计算。
这样的消耗,一两个水泥窑是绝对不能满足需要的。
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五个水泥窑日夜不停地运作。五个水泥窑的建设资金,需要的人手,需要的原材料,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叶渡有这么多的资金投进去吗?
叶渡沉声说道:“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你们只要做好相关的筹备工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