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陈怀安不安的是,他隐约觉得刚刚发生在西域的小宛国和乌孙国之乱,以及蓝玉率兵灭掉乌孙国的一些列事情,都与忠勇侯卢江暗中调查的“茶马案”有牵连。
否则,为何蓝玉这边刚刚扣押了刘子玉的货物,转头就爆发了乌孙小宛之乱呢?
这,未免也太过巧合了吧?
一想到这儿,陈怀安当即唤过忠勇侯卢江,凑在他耳边低声吩咐了些什么。
后者当即跪地接旨,道:“臣,遵旨!”
很快,忠勇侯卢江便行色匆匆的离开了御书房。
陈怀安又冲御书房外吩咐道:“蔡公公,马上给朕把兵部尚书李璟瑜,魏国公常遇春找来!”
“是,皇上!”
。。。。。。
两日后,朝会之上。
尚处于暗中调查阶段的“茶马案”还未在大唐王朝的朝堂之上发酵,但安西侯蓝玉在平定乌孙之乱时,欺辱乌孙国王妃并致使其受辱自尽一事,反倒是率先在朝堂之上炸锅。
起因是,那乌孙国王提比斯在逃往阿拉伯帝国的途中,派出数名信使分别赶赴西域诸国,将蓝玉对其王妃犯下的恶行,在西域诸国添油加醋的大事宣扬。
并且,还提交了自己出兵小宛国时,小宛国俘虏军民的证词,证明小宛国王买买提及王室数百余人并非命丧乌孙国之手;
以此自证清白的同时,还将残暴、昏庸的帽子扣到了大唐安西侯蓝玉的头上,并借此指责大唐皇帝昏聩,视西域各国百姓之命如草芥,根本不配做西域诸国的天可汗!
此消息一经传播,便在西域三十六国中引起轩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国力孱弱的小国家,更是人人自危,纷纷传书自己国家驻金陵城的信使,联合起来到大唐王朝的礼部讨要一个说法。
礼部尚书张甫,本就是前朝的老儒生,自幼受儒家文化的教育熏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得知安西侯蓝玉的所作所为后,当即在朝会之上公开弹劾蓝玉。
张甫道:“皇上,我大唐王朝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可安西侯蓝玉在乌孙国的所作所为,却是在给我大唐王朝抹黑,有损我大唐王朝的国威,更是有损皇上在西域诸国天可汗的形象;”
“臣以为,安西候蓝玉此举,按我大唐律例,当斩!”
哗!
礼部尚书张甫此话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让朝堂之上的一众大唐文武百官惊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安西侯蓝玉在乌孙国的所作所为,的确有损大唐国体,有辱斯文;
其二,则是礼部尚书张甫那惊世骇俗的言论,竟然以大唐律例来说事,主张把为大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安西侯蓝玉处死。
就连龙椅上的昭武帝陈怀安,也被礼部尚书张甫的这一番言论给吓了一跳。
只不过,他转念一想也便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