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之下。方孝孺的老爹方克勤被老朱提前带走了。方克勤任职山东济宁知府。他的老乡郑元担任湖广按察使。
二人异地本无牵连。郑元在办公期间,为了方便采用了白纸骑缝印。巡查各地,每天都得给老朱汇报。交通信息不便。
身居高位,自然引起了士族注意。许多门路走到他的面前。郑元虽是拒绝了。可身上备有白纸官印。锦衣卫密奏老朱。
新政时期,老朱也是很敏感的。朝堂下去的巡查大员被收买。老朱是不可能容忍的。
空印成了铁证。通讯不便。查证也得非些时日。老朱盛怒之下,可不会让他逍遥自在。锦衣卫直接拿人。就地正法。
方克勤深知老乡的为人。两人皆是血气方刚的读书人。志趣相投。他可不信郑士元会贪腐。上书老朱,老朱回应他的也是一把刀子。
至此两个正直的读书人陨落。不明真相的老朱,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牵连了大批官员。同时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监察各道。
明己想要阻止的空印案到底还是提前发生了。不过好在规模没有史上那般大。老朱也只是为了新政,并没有夹杂其他心思。
高压之下,百官虽有些人心惶惶。办事却是更用心了一些。身边有眼睛。周围有军队。反抗不了就好好享受吧……
洪武六年,在老朱的高压之下。土地归公!土地新政全面落地。
谨身殿,老朱看完了所有奏折。脸上露出了笑容,不由叹道
“咱总算是做到了!”
老朱这一年虽然表现的很是轻松。可心底却从未松懈半分。稍有差池。大明便成了历史。不担忧是假的。史书记载,大明洪武皇帝开国五年而亡,开国即亡国他是不能接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是啊!儿臣恭祝父皇。大明盛世可期!大明万岁!”
朱标也开心了起来。这一年,他的日子也难熬。游走在士林之间。他与方孝孺都师从宋濂。自己老爹砍了师兄的老爹。还得去拉拢他一起游说士林。着实难受
“标儿,你怎的也学会朝臣那一套了?拍起咱的马屁来了。”
“爹,儿子可不是恭维你啊。心有所感。儿子说的是肺腑之言啊”
“行了,眼下新政仅仅是落地而已!万不能松懈。接下来更加重要。如何稳固。你得费些心思。莫要懈怠了。正所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啊!”
“是,儿臣领旨!”
朱标乐呵呵的答应。他是真的高兴。这一年各地的奏报,他都清楚。知道其中的凶险。体会到了老朱的不容易,换做他来,怕是还真不能实施。不说别的。拿捏边军将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平日里,大家都支持他。当大明狼烟遍地时。人心思动。难保有人起了心思。弟弟们虽然敬重自己,万一有人吹风,推着就着做些糊涂事也不是不可能。
只有老朱,有这魄力。令诸将俯首,听命行事!震慑群雄。朱标的声望比起老朱着实差了一大截。
因此,朱标也更加敬佩老朱了。明白了明己当初为什么说让自己身边就有一个好老师!多跟老朱学学就行了。
新政,老朱等于是把朱标带在身边。演示了一遍如何打仗治国。身教更胜言传,这场另类的战争给朱标上了一课。
朱标对老朱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有些崇拜的意思。
老朱感受着朱标的变化,心里也有些得意。
“标儿,招各地军政主官回京述职吧!由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