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是这孩子天资妖孽,汤府镇不住才会如此。希望明己来世投到皇家,他自信自己绝对能镇得住!
老朱的话让汤和气愤不已!心里谩骂着老朱。脸上却不敢有丝毫不敬
明己在梦境中感知着周围。心里有些不好受。对皇后充满了感激!对汤和也有了些许愧疚之情。听到老朱的话忍不住开口
“没想到老朱还挺封建的啊!鬼才愿意做你孙子啊!风险太大,早夭,自焚,病逝,就连朱高炽都没逃脱!如果人生是一趟旅途。你家都是开快车的啊!”
明己忍不住驳斥了一句。不过细想之下。老朱的后代好像的确如此。只有朱棣还算稳健。玩火的那家伙也逼死了不少人啊。余者皆是快车手。提前到站了。
难道真是老朱杀孽过重,累及子孙?明己自嘲一番后。自己怎么也学着把责任推给玄学了?
科技修仙才是王道。机械飞升才是正途。医疗足够先进!你再深的孽障不也给你超度了。
朱雄英好像是落水高烧,也有说是天花。一包感冒药不行加点青霉素还退不了烧?一针疫苗,天花算什么?
朱允熥和允坚好像是心里病吧。在后世多喝点鸡汤不就又是热血青年了。
朱高炽报个减肥班就能解决问题了。至于玩火的。自弃者不可救。没办法。送个小盒子给他也就是了……
明己闲着无聊,开始把这些人的命运通过后世的手段来改变。科技才是硬道理。只是不知道自己这次要多久才能醒来……
老朱可听不见明己的话,也不知道明己的想法
“咱决定洪武六年岁首,举行明己的封王仪式!”
马皇后默不作声,封王算是国事。汤和也不好参合!一众御医早已退了出去。房间只剩朱标可以发言了
“爹,儿臣赞同。不知小弟该冠以何名?”
按排名明己应该封蜀王。亲王不同于郡王。世子世袭。权利极大。明己不在。蜀地归汤府多有不便。
洪武一朝三次封王,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二十三年。按排名明己若是封亲王,就该是洪武十一年朱椿的蜀王。
王爵也分三类,一是一字王,秦晋之类,外姓则是立下不世之功的开国元勋不可。如楚王韩信,一字并肩王的结局可都有些凄惨。
二是地名命名的王,比如大家熟知戴面具的兰陵王之类的。其权利也不小。身份没有一字王尊贵而已。
三则是类似吉祥物一般的王。好听吉祥而已,福王,康王一类的。封地,军队啥也没有。就一名头。
王爵之中,以秦晋为尊,齐楚次之。以前晋王应该比秦王更有分量。李世民给秦王增加分量后就以秦为尊了。
洪武的一字王均封给了老朱自己人。二字王也只是追封的,没什么用处。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东瓯王汤和之类的。
朱标的担忧,老朱自然清楚。蜀地是不可能封出去的。项羽把蜀地封给刘邦成就了大汉。
老朱再傻也不会让汤府把控巴蜀之地。明晟才刚刚处理。怎么可能在培养一个。何况这王也算是追封了。
亲王是对明己的认可。而非汤府!老朱赐镇江给明己。早以有了王爵之实。明己如今药石无医。也无人世袭。给在尊贵的身份都没关系。
“咱决定封明己为吴王,标儿。你觉得如何?”
朱标一愣,显然他也没想到老朱玩得这么花。只是没开口。几次事情让他清楚了老朱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如此行事,恐有后文
汤和却不得不开口推辞了。吴王其实没什么。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朱曾当过吴王。这分量可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