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今经常会带着自己的弟弟赵宁,亲自去布衣施粥。
还建立了像慈济堂一样的地方,专门收留孤寡老人和年幼无生存能力的小孩……如今赵家姐弟在济宁府的名声很好。
而曾经那些想利用赵宁年少、搞坏他名声的族人,也失去先机。
如今济宁府的百姓都知道,赵家如今当家的家主是位年少心善的公子。
这日。
明锦正被赵丹歌领着,参观完赵丹歌在济宁府建立的慈善堂。
慈善堂一事,明锦去岁的时候就已经知晓。
赵丹歌亲自写信与她说的,希望她不要介意。
明锦自然不会介意。
这事又不是她开的先河。
早在以前,就有这样的地方。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河流,许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有些东西也就随之消失了。
但即便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它们的印迹也始终残留在世上。
总有人会和前人做一样的事。
她是。
赵丹歌是。
以后还有许多人也会这样做。
“我从前总想着要博取名声,可如今看着他们的笑容,才觉得自己以前有多浅薄、多虚伪。”这日,赵丹歌领着明锦参观完,发出这样的感慨。
她无法与明锦一样,真的做到为民不为己。
她所在乎的东西太多,不可能真的做赔本的买卖。
但看着那些老人和小孩,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喊她赵小姐,赵丹歌也无法不为之动容。
“这还得多谢你。”赵丹歌笑着与明锦说。
明锦也笑。
“不必谢我,谢你自己就好。”
二人相视而笑。
赵丹歌领着人往外走,边走边说:“明日就走了?”
明锦点头:“嗯,也待了有阵子了,该继续去别的地方了。”
她跟顾明珩是四月上旬出发的,如今都快五月了。
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
也是该离开济宁,继续往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