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谁不震撼?
只不过这桩事,正好发生在明月楼坍塌之后。
因此孟长敬认徒一事,并未大办,也只在一些人家中流传着。
众人都对这位清远伯府的庶子十分好奇。
从前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庶子的名号,见面就更加不用提了,几乎都没多少人知道,这清远伯府竟然还有个庶子。
谁能想到这人闷声不响的,竟然能认孟长敬做老师。
别说外人了,就连冯氏也没想到。
要不是那日孟家派人来府上,要接周却去孟家住,还表示周却已经进了国子监,她估计到现在还被瞒在鼓里。
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冯氏自然是生气的。
她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芳姨娘和她那个不中用的丈夫。
当初被芳姨娘压制的那段时间,不仅令她吃尽苦头丢尽脸面,还让她彻底认清她那个丈夫的为人。
所以即便最后芳姨娘败在她手中,早早死了。
即便周却那时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冯氏还是厌恶这个孩子。
就像厌恶他的亲娘一样。
这些年,她虽然没亲自处置过周却,但周却过得如何,她岂会不知?不过是放任着不想管罢了。
前些时候双月求到她头上。
她虽然最后开恩让人去学堂上学,但她心里是没把那个庶子放在心上的。
她不认为周却能成才。
以至于孟家派人来接周却的时候,她彻底震住了。
震惊之后便是愤怒、后悔。
要是早知道周却能成才,她是如何也不会放他出府的!
她怎么可能忍受芳姨娘的孩子,压她孩子一头?压她一头?
可冯氏毕竟是个聪明人。
她能坐稳这个位置,能在清远伯府这样落魄的时候,还能在京都宴席上左右逢源,自然是有她的一番本事在的。
她在短暂地愤怒过后,很快就理清了这个利弊关系。
孟家不是她能对付的。
她也不可能依仗着自己这个主母的身份,阻止那个庶子进国子监,要不然传出去,她名声自然受污,那她儿女自然也会被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