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一定在听到我也可以杀匈奴人的时候,生气极了。”刘挽非常不厚道的想霍去病的反应,“明明他是表哥,他本来想着将来带我杀匈奴呢,没想到我会在他前头先有机会对付匈奴。”
说到这里,刘挽摇了摇头,“父皇现在肯定被他闹得头疼。”
刘彻给霍去病的话是刘挽绝不会上战场,只会在朔方城之内。
哪怕霍去病觉得朔方城也不会太平,匈奴人归于朔方未必不会闹事。那他也不能要求刘挽碰上城内作乱的匈奴人无动于衷,束手就擒让匈奴人对肆意杀戮朔方城。
刘彻不让刘挽上战场跟不让霍去病上战场的理由,都是两人年纪尚幼。刘彻让刘挽来朔方城主要目的也不是对付匈奴,而是要安定朔方城,把朔方城建好。
朔方城出事儿,刘挽出面解决,杀作乱的匈奴一事,非刘彻可控,并不算哄骗霍去病的对吧,霍去病也不好因此把刘挽先他一步杀敌而道刘彻不是。
第章孙女谋害祖母?
道理霍去病全都懂,架不住他想起刘挽能杀匈奴一事,他不能,他心里急!
啊啊啊,连刘挽都能杀匈奴了,他竟然被刘彻困在长安,别管他怎么跟刘彻申请,刘彻愣是不放人。
霍去病心里委屈得不行,无奈又无法抗命。
这种情况下,霍去病写过来给他们的信上会有何内容,可想而知。
卫青一听刘挽的话,看着人送来的信都不怎么想看了,霍去病和眼前的刘挽一样,都不是安分的主儿,架不住一个个都有本事。
但也正应了那句话,越有本事的人越闹腾!
作为舅舅,两人从小到大怎么样的折腾人,卫青深有体会,要不是因为诸多的事情卫青不便参与,他是连刘挽都不想让她过早的来到朔方城。毕竟,刘挽都叫刘彻放出来了,霍去病出来还会远吗?
不成不成,他们两个不能凑一起,真让他们凑在一起,他看不住。
卫青心里冒出诸多的想法,迟迟没有接过信,刘挽看在眼里道:“舅舅大可放心,不管表哥怎么闹腾,我父皇肯定不会让表哥来的。一个我够让舅舅头痛了,再把表哥放出来,舅舅如何能看得住?况且,驱匈奴于漠北之地,匈奴再怎么想夺朔方城,朔方城内有表哥在,我没有再表现的机会,表哥知道,接下来想出击匈奴须得再等等。”
嗯,刘挽说的有道理,无论是刘彻的心思,现实的问题都不错。信,看看也不妨。
霍去病写来的信只有一句,请卫青一定不能带刘挽出击匈奴,刘挽年纪小,万一出了意外怎么是好。
打匈奴也得分个先来后到,他是表哥,应该他在刘挽之前。
卫青递给刘挽,刘挽无奈的道:“我不看了。表哥的心思最好猜,他既担心我,又觉得打匈奴的事情应该是舅舅带他,他带我。不过,再多的理所当然都比不上变故。谁能想到朔方城内会出事?”
此刻的卫青无言以对。
刘挽继续建设朔方城,三不五时的会领着人外出探探周围,偶尔也在城中教人读书识字,指着人建起高楼,听闻,刘挽要参照长安城再建一座藏书楼。
张骞不知如何评价刘挽才好,住了十几天的她,愣是没看到刘挽闲下来过。仔细研究刘挽的作息后张骞更发现,刘挽太自律了。
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朔方城太乱,刘挽一心扑在安定朔方城,顾不上学习外,随着朔方城步入正轨,刘挽练功读书在上午,抽个时间还会去练兵,下午一般处理朔方城内的事务。
每日都差不多这么安排,有幸见过刘挽同教她的先生谈论观点,张骞终于知道,为何刘彻会以五经博士为刘挽讲课了。刘挽学不仅是学,而且学得通透,融汇贯通。
而刘挽最喜欢的是法家的各种学说,哪怕同样是《韩非子》,刘挽喜欢听不同的人论起对《韩非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