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大长公主的视线落在陈四娘的身上问:“你的计划呢?”
“应试。”陈四娘答之,馆陶大长公主一愣。
“泰永长公主当日向陛下提议开应试之法,以取天下之才。这些日子朝堂上因为泰永长公主之事,并没有过多的人关注,并不代表陛下不把此关乎国家之大事放在心上。故,可以准备了。”陈四娘确实早已经想好该用哪一种方式在朝堂上立足。
察举制,算是一种法子。
刘彻既能创察举制,为拢人才,刘挽想出更好的一个办法,能让刘彻得到更多的人才,甚至可以打破世族人才的垄断,给更多的寒门出头的机会,试问刘彻会不用?
朝堂上没有议论争执,并不代表事情推动不下去,更有可能是事情已经定下,如今怕是各方都在完善各种的条件,故而才会无声无息。
馆陶大长公主一怔,第一反应是,“如此之快?”
“长公主行事一向雷厉风行,诸事若非早已准备妥当,长公主未必会提出。”陈四娘提醒馆陶大长公主一句,别忘记这件事的推动者是谁。
陈四娘研究刘挽行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刘挽这个人,做人做事,若非准备齐全,断然不会轻易开这个口。正因如此,陈四娘笃定考试取才的法子,必是要落定实处。
馆陶大长公主回想还真是,但馆陶大长公主不得不问上一句,“你有几分把握?”
第章她要死了
不错,纵然刘挽的建议刘彻听取,私底下也派臣子该安排的都安排起,很快将要推行,陈四娘想成为参加科举的人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最后能不能成为被大汉所取的人才,难道不是最关键的?
“试试。”陈四娘断不可能夸下海口,试试呗。
“可惜藏书楼没有开。”陈四娘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遗憾,诸子百家们在藏书楼的讲课,让世人受益匪浅,陈四娘也是其中之一。
馆陶大长公主一听立刻道:“旁的事还罢了,你想听课有何难,我让泰永择几位名师到府上授课即可。”
对的,别的事情或许刘挽会不愿意配合,选人才一事,刘挽作为首倡者,比任何人都更盼着女子能够在大汉的每一处绽放光芒,证明她们女子绝不逊色于任何男人。
“谢祖母。”陈四娘真诚感谢。她去藏书楼借阅过不少的书,上面有着各家的注释不假,也有不少人写下各处的心得,然并不代表陈四娘不需要名师教导。
陈家读书的风气是不多的。毕竟连陈须和陈蟜都不是喜欢读书的人。
陈四娘能到如今的地步,都是她自学。
刘挽刚回到上楚苑,既收到馆陶大长公主送来的信,请刘挽务必为陈家择几位名师授课。刘挽赞许道:“陈家这位四娘是个聪明人。”
能得刘挽夸赞的人不算太多,华柬既问:“奴该如何?”
“去请花夫人择几位先生,请他们往陈家授课,告诉他们,授课之人有男有女。若是不愿意去的,不必勉强。”馆陶大长公主养男宠董偃的事,有不少人大为不耻,不想跟馆陶大长公主家扯上关系,刘挽有数。何况,馆陶大长公主求师,更多是为的陈四娘,刘挽若是不将话说清楚,等人到馆陶大长公主府上,真要是闹出事,最终收拾残局的依然得是刘挽。
故,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该提前说清楚的不妨提前。
华柬应下一声是,立刻去传话。
刘挽将馆陶大长公主送来的信点燃烧了,鹿竹在此时进来道:“长公主,凌杞夫人想见一见你。”
啊,今天都约好的吗?一个个都想见刘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