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高手?
俞悦:“二凤对李泰百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泰‘腰腹洪大’,不过李二见到爱子如此圆滚滚的模样,担心的却不是太胖的话会影响身材。
他反而觉得,儿子这样上朝参拜的时候一定会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别准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在当时也是前所未闻了。
二凤还在东都洛阳‘并坊地’以赐儿子大宅,而且合并坊地后李泰的大宅还占了‘东西尽一坊’之地。
除此之外,另有‘潴沼三百亩’,李泰于此处为池、池与洛河之间修建的堤岸,正是日后堪称‘都城之盛’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
李泰因父亲的宠爱而得,而如此胜景,又因魏王李泰而驰名于世。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韩愈便曾在《东都遇春》一诗中写道: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
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白居易的《魏王堤》《魏堤有怀》等数首诗作中,吟咏的正是魏王堤之景;
韦庄的《菩萨蛮》《中渡晚眺》等诗词中,皆可见魏王池、魏王堤的身影;
刘禹锡于此处泛舟时亦曾说过: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二凤陛下亲临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
他还因此特别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很多东西。
其实在李泰还没有正式搬进来入府邸前,便因为盛修府邸一事而被岑文本进谏。
而二凤照旧是对岑文本的上疏夸奖赏赐了一番,却唯独不见对李泰的行为有任何的不乐意与制止。
不仅如此,二凤还将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赐给了宝贝儿子。
更甚至有一次,有人向二凤打小报告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魏征,房玄龄等)对李泰不够尊重,借机中伤他们。
果然二凤一听自己心爱的儿子受了委屈,雷霆震怒之下二话不说,立马把那些大臣召进宫来严词质问一番。
房玄龄等人被吓得是不敢说话,唯有魏征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最后二凤承认自己的确因私爱而忘公了。
就连李泰的长子李欣,也因为父亲的原因‘特为太宗所爱’,四岁的时候便被接进了宫中抚养。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吧,李欣小小年纪就非常乖巧伶俐,长孙皇后曾问他刚来这里住的可还习惯,他立马拱着一双小手说道:
‘孙儿有幸住在皇宫里,已经很开心了。’
长孙皇后听了既惊讶又高兴,不仅亲自为他取名为‘欣’,还把这个孙子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养育。
李欣也因此得以常常和年岁相仿的小叔叔李治一同玩耍,叔侄二人感情非同一般,所以李欣作为濮王的长子,直到弱冠之年才离开京城去了自己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