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据说白塔的来历是这样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瘦西湖的时候,说这个瘦西湖的风景跟北海公园很像,就是少了一个白塔。
然后扬州的盐商听到乾隆皇帝这句话,就投其所好,一夜之间就把这个白塔造出来了。”
俞悦:“划重点,一夜之间,不知道又会有多少百姓为了这随口一句枉送性命,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乾隆垂死病中惊坐起:对!没错!就是这个味儿!他就说嘛,该来的总会要来的,他预判了她们的预判!
他没有空大!
不得不说,如果俞悦知道乾小四在想什么,估计会说一句:弘历你这个精神状态有些堪忧啊,像是不小心暴露了什么。
不过她听不到,所以她只能又掏出手机在白塔前面打卡拍照,然后跟着解说的路线继续走。
解说:“又走过了一点,马上就到熙春台了。熙春台就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盐商盖起来,为乾隆的母亲祝寿的。
然后远处还能看到一个塔,现在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这个塔了,那个是大明寺的栖灵塔。
虽然这座栖灵塔不在瘦西湖内,但是我们却能在瘦西湖内看到它,并拍出它的照片,这种方式建造叫做借景。”
俞悦和徐桢眯起眼睛,果然能看见远处隐隐约约有座高塔,两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天幕下有建造瘦西湖的工匠已经骄傲地在家人面前挺起了胸:“侬看看,侬看看,这就是阿拉造的瘦西湖,好看不啦。”
家人哭笑不得地顺着他道:“好看好看,你饭吃不吃的啦,阿拉的天幕都被你挡住了,让开点。”
工匠悻悻地继续坐下扒饭。
到了熙春台,俞悦和徐桢看着眼前这个富丽堂皇的绿顶,感叹不愧是给乾隆的母亲祝寿的建筑,看上去果然端庄大气。
解说:“而且在这个熙春台这里,还刚好能看到远处的五亭桥呢,它没有怎么被遮挡,真的非常巧妙啊。”
俞悦:“这空间感,感觉要是让我来,我连图都看不明白。”
徐桢:“这个我同意。”
完蛋!几乎所有从事工匠行业的老祖宗们心中哀嚎,看这架势,他们好像又要来活儿了,不是能不能拒绝啊!
呜呜呜悦娘子,徐娘子,你们两个千万别夸了,夸得我们都要心动了,更何况那些贵人们呢。
工匠老祖宗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未来加班加到头秃的日子了,真是前途未卜啊。
一无所知的俞悦从熙春台走到西门,解说:“熙春台的旁边就是瘦西湖的西门,但是我们还要往前走。
如果体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先走了,因为大部分景点已经都看完了,剩下的就还有两三个地方了。”
俞悦和徐桢自然是无视up的忠告,继续往前走,终于,视频里传来一句:“对面就是二十四桥了。”
俞悦瞬间觉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能跑到二十四桥了,她撒腿就往前跑,实在是等不及了。
解说:“这个桥的名字来源于杜牧的那首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的台阶一共有二十四阶,台阶是越往上越陡,从弧形侧面看的话还是呈弧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