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桢:“???”
俞悦双手一合:“秋瑾女士的故居,我们还没有去啊!”
徐桢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总觉得咱俩还有什么地方没去呢,原来是忘记了秋瑾女士的故居,那现在打车去吗?”
俞悦:“走!”
秋瑾故居也只是小小的一座院子,她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副黄纸黑字的对联:悲哉秋之为气,懆吴瑾其可怀。
秋瑾故居内有小小的一面墙,诉说着秋季女士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
短短的三十三年里,秋瑾女士前半生如同所有的旧时代女性一样,按部就班地长大、结婚、生子。
她的后半生赴日留学,创办杂志,担任女校教员,创办中国女报》,加入光复会,谋划者推翻清廷,一直到三十三岁就义。
俞悦:“她是华夏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她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首位女权运动者。她是‘辛亥三杰’之一。
她是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象征,秋瑾。
秋瑾虽非女性献身华夏革命的首例,但却是第一位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女烈士。
终其一生,她都在为伸张女权而奋斗,在为革命建国而努力,把妇女运动与排满的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
这样杰出的女性,当是我辈楷模。”
她们最后用秋瑾故居画下了绍兴之旅的句点。
俞悦和徐桢觉得,其实把秋瑾故居作为她们绍兴站的终点其实也挺不错的,甚至有点感谢自己前两天的忘记。
回酒店以后,徐桢越回味那个黄酒布丁越觉得还不错,她们干脆就没再出去,点了外卖,然后做扬州旅游攻略。
两个人顺便买了些其他的黄酒制品,俞悦又点了些小甜酒,两人就这这些吃的喝的叽叽喳喳聊到深夜。
直到送走最后一批说要去睡了的观众,俞悦才意犹未尽的关了直播,然后洗漱睡觉,然后她们第二天就不出意料地起晚了。
两人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好在票是下午的,所以也不急,仔仔细细地收完行李后她们才出门。
俞悦在等网约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婆婆在卖小吃,没见过世面的她立马顺手买了两个,权当早午饭了。
在经过艰难的普通话和婆婆方言沟通后,俞悦知道了这种小吃叫做面饽饽,俞悦:“听起来还怪可爱的。”
徐桢:“用来哄我这个两百多个月大的宝宝刚刚好。”
俞悦懒得理她,征得婆婆同意后,专心用镜头记录婆婆制作美食的过程。
婆婆先是用葱铺在铁板上打底,等葱差不多熟了以后推到一边,又打了个鸡蛋,然后摊了四张小面饼在上面。
到这里俞悦已经开始疯狂分泌口水了,俞悦眼巴巴地看着鸡蛋和面饼摊熟,婆婆又在里面夹了根油条。
草莓奶糖:不行了,悦悦这样眼巴巴地等好吃的的样子,好像一条小狗,就差摇尾巴了。
盛夏光年:但是这个真的好好吃啊,我们这边也有卖的,我真的从小吃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