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能用来正面作战的,还是最初那五屯从江陵带领的正卒。
这点兵力,用来防御长达百里的粮道已经捉襟见肘。
可粮道今天是一百里,明天还会是吗?
大军南下作战,战线是不是越来越长?
中途敌人会不会派兵骚扰?
会不会绕后来偷袭华容城?
战争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战事往后推进,兵力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五屯兵根本不顶用。
但话说回来。
缺少兵员和吏员,并非只是麋威这边的特殊情况。
整个荆州关羽军团,包括刘备在益州,都是这样。
甚至更宏观一点,汉末三国这一段历史时期,本就普遍性地存在人力缺口的难题。
这当中的缘由,展开来讲的话能专门写一部学术著作。
但对于麋威当下而言,问题的起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么解决问题。
张裔给出两个建议。
首先,针对吏员缺口,可以大力提拔任用本地大姓的子弟。
比如说那位范县长的族人。
对方肯定乐意的。
这么做,当然会存在将来范氏尾大不掉的后患。
但后患后患,有后来才能有此患。
在当下却不妨事从权急。
其次,针对兵员缺口。
既然不存在大变活人的可能性。
那就只能将仅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到极致。
比如说,辅兵、县兵固然不适合外出野战。
但据城而守,开弩射矢,还是不难做到的
那么按照这个思路。
不妨在百里粮道上,选择险地立寨,让辅兵分段驻防。
实在找不到险地的,那就平地筑垒,让辅兵据垒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