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去沅水,必先渡过澧水。
正所谓“沅有芷兮澧有兰”。
自先秦时期,沅澧二水就是洞庭西岸的一对著名姐妹河。
二河均往东注入洞庭湖,同属一个地理单元。
那为什么又要去沅水呢?
因为武陵郡的治所,或者说这次要救援的习珍、樊伷所部,就坐落沅水边上。
所以那座城才叫“临沅”。
从生江洲到生江口,再到澧水,再到沅水。
虽然不是距离临沅最近的路线,却能一路依托河流运输。
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廖化当然深悉沿河进军的好处。
几乎毫不犹豫就选定了这条路。
不过,尽管军事基础扎实,文学素养也足够。
但真到了澧水河畔时,廖化还是差点被洞庭西岸复杂的水文情况给搞昏了头。
此地方圆百里内,能通水的“水口”至少有六个。
各种支流岔渎更如一团乱麻,堪称河网!
廖化不得不谨慎选择渡河路线
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让大军陷入死地。
偏偏这时候,斥候探知孙权麾下偏将军潘璋,正虎踞于澧水河甸,一处叫“作唐”小城。
廖化就更不好贸然渡河了。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连夜攻城
一番苦战,成功抢占了作唐
总算在这片复杂的河网地带找到一处可靠的立足点。
但很快他就发现。
比起山川湖泊,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