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人还维持着母子关系,没有撇清关系的情况下。
在表面上,赵宗全还是要做一个孝子。
尤其是当着文武百官群臣的面,表面的“孝”一定要做好。
赵宗全一般也都是行动上忤逆太后,口头上就是不当着群臣的面,位于后宫,也是没直接顶撞过太后。
“不用长命百岁,真要活那么长,那我不就成老妖精,更惹人厌烦了吗?”…。
太后直接阴阳道。看的出来,这两年时间,也是对赵宗全积累了很多的不满。
“儿臣万万不敢。”赵宗全又是躬身回道。
“不敢的话,先舒王的尊号,怎会迟迟定不下来,难道西北用兵,礼官都没时间了吗?”太后这也算少有的强势。
“陛下,臣奏请再议先舒王尊号。”
“臣,附议…”
以齐衡为首的,太后的支持者首先站了出来。
然后盛长柏这些皇伯派也都站了出来支持。
“西夏犯边,连失数城,几十万将士在于异族交战,这个时候让我为我生父上尊号,我实在做不到,此事不必再提。”赵宗全还是很坚定的拒绝,掌握着最终话语权的优势还是很大。
想搞事情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搞。
不想摊事的时候,就永远可以避而不谈。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皇帝也不是真的孤家寡人,韩章,欧阳这些宰相,副相,都是皇帝的支持者。
虽然人数不多,也就是朝堂上的四分之一,但是纷纷支持起来,也自有一番声势。
“无事的话,就退朝吧,各自回衙都好好做事,一定要保证好前线大军的粮食,后勤。”
赵宗全直接把事给推了之后,又耍流氓似的直接结束了朝会,根本不给人说话的机会。
虽然这次太后这次主动发难没有成功,但是也从事实上证明了,现在在皇考之争上,太后处于优势。
有了信心,太后自然就活跃了许多。
又是频频的召见朝臣和家眷。
虽然不方便饮宴,但是喝茶聊天一样的可以沟通感情。
相比于前一段时间的沉默,现在的太后,明显更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皇帝这边的话,也不是没有行动,派出来了自己韩章为首的一伙人,轮番的去给太后做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