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是些狗屁倒灶事?地域歧视都出来了?
如太素道:“医学府只采购云贵广药材,其他地方药材不采购,即使采购也是少量,价格极低!这不是看不起其他地方的百姓吗?”
朱元璋叹口气,一个刑部官员天天没事找事。
哦!咱明白了,他这是惦记礼部尚书的位置啊!
官员推荐和考核已经不归礼部管了,礼部已经没有了最肥的差事,反而身体力行,要为礼节行为做规范,做表率,他干嘛还要……?
不对,礼部还管着外国使臣,按照皇大孙的话说,这个部门将来是肥差啊!
朱元璋还在琢磨,督察院御史邓士利出班就怼开了。
邓士利讥讽道:“如大人,云贵广西三省,是集体公社,百姓种药材是根据市场需求由户部调控,不是一家种,而是几个乡,甚至几个县种药材。
他们实行规模化,种出来的药材质量有保证,更没有假货,即使有错,大小官员都要担责。
而其他省份的药材,都是农民散户种植,商人收购后贩卖,这中间掺假不知凡几。
从百姓到商人,中间大小官员和经办人员,都追求利益最大化。
医学府面对这样的药材,不但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挑选,而且还不能保证药材的年份。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如大人这样给其他省份争取药材份额,莫非自己家里也种药材?”
如太素恼怒道:“本官早没了田地,邓大人莫要血口喷人!”
邓士利冷笑道:“有没有不是你说了算的,本官会安排人去查!如大人虽然身在刑部,还堵不到都察院的嘴!”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又有几个官员相争,朱元璋脑子嗡嗡的。
看着闹哄哄的场景,不禁想起当初制定的政策,集体公社好是好,百姓听话,有干劲。
但是前期投入大,收益小。
分地的省份百姓干劲更大,更灵活,但是不好管理。
他们太贪心了,爱占小便宜,无利不起早。
修个路,夜里都去工地往家背水泥,也不怕掉沟里摔着。
集体公社不一样,百姓用水泥修院子,一个修家家都要修。
买自行车,一家有家家都要有,主打的一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