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就水论文他都能水到这个年代的同行们“哭”!
所以嘛,
他不仅要做创作上的领航者,更要做搞汉语言学术研究的“文豪”嘛!
读四年复旦本科,对他来讲真的有些浪费时间。
不是不想听这个年代的学术大师们的思想火花,
而是读研读博依然有机会面见请教。
机会还会更多。
而且当卢新华学弟他不太乐意,但是当学长加老师不是不可以考虑~
更关键的是,
章培横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向就是他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
他能不心动?
章教授马上要接替朱老担任中文系主任,再过两年就不怎么带研究生了。
这样的机会不抓住,他真的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至于,怎么跳过本科读研?
这就是他选择“工农兵推荐”这条路的原因。
1979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关键年份。
一方面,1977年恢复高考后,本科教育逐渐回归正轨;
另一方面,工农兵学员制度尚未完全废除,存在“破格录取特殊人才”的政策弹性。
1978年第一批研究生入学,招生标准更注重“实践经验+学术潜力”,而非严格的学历门槛。
对于“有突出学术成果或特殊贡献的工农兵学员”,部分高校,尤其是文科专业,存在“直接推荐攻读研究生”的特例。
至于例子嘛,不用其他学校,复旦就有现成的!
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在1977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入学,1978年大二时直接考取研究生,成为“特例”之一。
要知道这一年,复旦也是众多允许高中生直接报考复旦研究生的学校之一!
此外,在《百家讲坛》火出圈的易中天也是跳过了本科阶段,直接读上了武汉大学的硕士。
前世刷到这些事例,还是看某乎“公知”喷中国大学教育水援引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