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我的时代1979!TxT > 第五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第2页)

第五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第2页)

摘要定调子,引言抛靶心,文献综述列对手,理论框架搭骨架,案例论证填血肉,对策和结论去收网。

这套大学毕业论文的祖传套路,你到了哪个年代都是通用。

基础的往往是最经典的,也是最好用的。

这篇论文难在哪里?

难得是如何切入1979年中国文学发展研究思潮,引入章培横“古典文论”观点,将传统框架转化为当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工具,展现超越具体历史语境的学术洞察力!

理论要新,但得踩着1979的地皮。

他可不想当五十年后被追封的布鲁诺,要做就做当下能落地的博尔赫斯。

文献综述把谁列为对手?

1979年的学界正掀起西方理论引进热潮。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尚未消化,萨特的“自由选择”又成了新的追捧对象。

现在嘛,

把马尔克斯本人都不承认的“魔幻现实主义”当文学圣典,

一群人者拿着西方理论当标尺,恨不得给中国文学作品都画成“荒诞派符号”。

荒唐又可笑。

没人说“西学中用”不行,

但他们用西方框架硬套中国文学,却忽视本土传统,对传统文论的研究也多停留在文献考据或简单否定的层面;

他们关注“突破思想禁区”,大谈反思和伤痕,却没意识到“构建中国自主文论体系”的重要性。

也不怪乎这年代那么多中文系教授在喊:“文学的骨头得是中国的!”

你看,多好的靶子。

许成军要写什么?

他要下笔戳破当下学界的虚火,要把这根针磨尖,扎进现实主义文学的肌理里。

许成军能给出什么理论框架和对策?

他要明确提出“西方现实主义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改革文学”,主张“以传统文论为根、西方理论为用”,提出“传统文论不是历史遗产,而是活的创作方法论”;

把桐城派的“中和之美”拽出来,治伤痕文学的哭嚎病,写苦难不用非得见血,“哀也能不伤”;

把《文心雕龙》的“时序说”掰开了用。政策风向变了,文学就得跟着长,就像农民见天看天调麦种,哪用得着学西方那套“魔幻现实主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