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三朝颇有尘埃落定之感,刘彻虽不认识这两个人,但也猜出他们应该都是汉朝人。
“王莽明女郎之前提到过。”张安世脱口而出,“说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臣子。”
霍光沉吟片刻:“人无完人,恐怕这王莽所图甚大。”
两个小孩都能猜出的事情,朝会之上的君臣显然也都明了于心。
曹操这名字明女郎没提过,但能和王莽放在一块对比,刘彻已然做好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心理准备。
卫长公主看了一眼卫青:没有缺点的臣子——舅舅不就是吗?
察觉到表姐在看舅舅,霍去病意识到了她心中所想,在心中反驳道:最大的缺点,不就写在那司马迁的《史记》里吗?
不管舅舅和自己立下多大的功绩,在那些出身高贵的人眼中,也不过是出身卑下的外戚。
霍去病眼中带了些讽刺之意,见表姐抬眸看自己,连忙若无其事地转头,不与她对视。
卫长公主欲言又止:
从明女郎口中得知去病绝嗣后,父皇令母后挑四位良家女子赐给他做妾,不曾想被去病挑了一堆刺,全都推拒了。
父皇知道她和去病交好,便遣她去问表弟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按照他喜欢的样子挑,总不至于还挑刺吧?
但自己刚起了个话头,这家伙就开始给自己甩脸色。
明明是父皇安排的,他怎么不敢去跟父皇甩脸色?
真是欺软怕硬。
而天幕之上,明月皱眉:“王莽和曹操?”
两人完全不是同一个赛道的呀,这怎么对比?
不好答也得答,明月硬着头皮找了找二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还真有的说。
“每日一问,今天来对比一下王莽和曹操。”明月还是打算先从时代背景讲起,“大家都知道,王莽终结了西汉,建立了新朝,而曹操虽然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终结东汉的却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曹丕。”
刘彻心如死灰地闭上了眼睛:看来今天是篡汉专场啊。
“对比这俩人可把UP主难为坏了。首先来看共同点:第一,都是汉朝的权臣——这点大家应该都没什么异议。”
“第二,都是外戚——王莽能成功,少不了王政君这个太后姑母的提携;曹操虽然嫁了三个女儿给刘协,但他不是靠这个上位的,不过从身份上看,确实是外戚。”
“第三,这俩人的风评都比较微妙——王莽在古代史学家眼中是‘巨奸’和‘逆臣’,到近现代风评才变成‘社会改革家’;曹操的争议就更大了。”
“陈寿的《三国志》对于魏武帝还是比较包容的,但到了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的曹操已经有点‘先忠后奸’的意思了。”
“曹操后来能成为‘千古第一奸雄’,罗贯中肯定是居功甚伟的,但有一说一,这事也不能全怪到《三国演义》头上,因为从唐朝开始,他在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就已经不太好了。”
趁着天幕的东风,施肇瑞和罗本从前做张士诚的幕僚的黑历史都被一笔勾销了。
罗本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倒也不打算再入官场。
天幕提到过的东西都会大火,朝廷刊刻时,索性舍去“忠义”二字,直接用了“水浒传”之名。
此书是师父心血,罗本花费多年加工增补、整理成书,有生之年能看到它被朝廷认可、流传后世,已然欣喜万分。
却不曾想,自己的名字也同样出现在了天幕之中。
朱元璋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宋濂:老朱不知道罗贯中是谁,但他记得先前宋濂提到过,施肇瑞有一个同样喜欢写演义的弟子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