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清兵军临扬州城下,百姓殊死抵抗,城破,忠魂白骨八十万,赤血映日满天红。
“多尔衮逝世后,顺治亲政,因为在位时间过短,加上有一段和董鄂妃的旷世奇恋,这家伙的风评一直有些奇怪。”明月耸了耸肩,“顺治病逝后,康熙被选为了继承人。”
“八岁登基的少年天子,顺治帝肯定不放心啊,于是在遗诏里为小皇帝指派了四位辅政大臣。”明月联想到了历史上另一位辅政大臣,“顺治帝做出了和汉武帝临终时一样的决定,但他显然没有刘彻那么强大的人格魅力,鳌拜不是霍光,康熙也不是汉昭帝。”
汉朝。
刘彻强压下飞扬的眉梢,清咳了两声,他可不是那种能被一两句夸赞轻易收买的人,故作深沉地开口道:“之前明女郎似乎提到过,这个霍光,是去病的弟弟。”
闻弦歌而知雅意,卫青答道:“臣这就派人去寻霍仲孺。”
霍去病在一旁跃跃欲试,他也很想见见这个据说会为大汉续上一命的弟弟,但显然刘彻和卫青都没有要派遣他的意思。
毕竟这孩子还有一个“早逝”的雷在那埋着,这种时候,可不能随随便便将他派出去。
而且,这二人出色的政治素养,已经让他们意识到,明女郎之前评价霍光的那段话,显然有些避重就轻了。
什么叫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刘据后代手里?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不管历史上的霍光,是出于好意还是歹意,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左右皇位传承的权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现在考虑这些还太早,还是要先见一见如今尚且年幼的霍光,再做打算。
“初时,四位辅政大臣都尽心辅佐朝政,相互制衡,但好景不长,随着鳌拜权势愈盛,局面斗转直下。”
“索尼年迈,遏必隆明哲保身,只有与鳌拜政见不和的苏克萨哈还能勉强维持住朝堂的平衡。”
“鳌拜借助权势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的同时,十二岁的康熙在孝庄太后的谋划下,也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凭借着姻亲关系获得了这位四朝旧臣的支持。”
“小皇帝羽翼渐丰,朝局暗流涌动。”
“终于,在康熙十四岁那年,唯一一位支持他的辅政大臣——索尼病逝了。”
“依照常理,这对于康熙而言,应该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但索尼去世前的上书这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局面。”
“索尼请康熙,开始亲政。”
“理由也非常充分,先帝顺治,就是十四岁开始亲政的,如今也应该遵循先例。”
“但亲政并不意味着能真正拿到权柄,苏克萨哈也意识到,在这场皇帝和权臣的斗争中,摆在自己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