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后山的工业园,这个名字还是周校长命名的,赵大牛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很多工厂都在这里。
这里有一个工人体育场,说是体育场,实际上是一块平整的水泥地。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这是工人们在跑操,新来的工人转正都要经过笔试和体能测试。
看到他们,赵大牛就想了当初的自己,其他都还好,但十二个引体向上的标准,曾经折磨得他痛不欲生。
周校长曾说,好的身体是做工人的本钱,所以,厂里对身体素质很重视。
赵大牛是第一批转正的人。
一个月的试用期,下班就开始体能训练,晚上就到夜校上课。
回忆起这段经历,痛苦之余,他还感到充实,甚至,慢慢喜欢上这种生活。
“赵组长好。”
“同志们好!”
和遇到的工人们互相打了招呼,赵大牛来到资料室。
他很喜欢“同志”这个称呼,因为周校长就是这样称呼他们,他能感觉到周老板对他们的平等态度,所以他也这样叫其他人。
走到资料室角落,这里有一摞书,他昨天刚刚装订好。
这是周老板前天递过来的资料,由周老板亲自编写、校正,名字叫《先锋》。
提着书,赵大牛来到厂办学校。
没转正的人在外面小学上夜校,转正的人就在厂办学校上课。
来到二楼的一间大教室,他将教室里的窗户打开通风,然后坐在门边的座位上,拿起一张纸和笔就等待起来。
下午六点四十左右,开始有人来了。
“在这里签到!”
那人熟练的来到赵大牛桌前,签下自己的名字。
赵大牛拆开包裹,递了一本《先锋》给他。
“谢谢!”
那人拿过书,就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翻看起来。
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