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郎快人快语,那我就与你说一说这案情。”
他遇到一个农夫前来报案,说他的耕牛被人割了舌头,可是找不到是谁做的恶。
“没有目击证人?”
“没有,而且周遭空旷,他也不敢往外声张,便跑来报官了。”
耕牛在大宋属于级别很高的物资,随意宰杀耕牛,属于犯法行为。
就算是有人想吃牛肉有的是法子,可也不敢明面上杀。
但是牛却可以被迫“生病”。
问题就解决了。
诸如大宋有一段时间禁止吃狗肉。
然后许多商户便挂羊头,可实际上还是卖狗肉,俗语便由此而来。
有些时候越禁止什么,就越是无法禁止。
牛没舌头了,也就无法吃食饮水,最终只能饿死。
耕牛对于百姓是十分金贵的,甚至有些时候要比伺候人还要精细。
人能饿着,但牛不能。
“如此听来,倒像是有人蓄意报复。”
宋煊对于大宋的律法也有一定的研究。
尤其是在没有当官之前,是为了保护自己。
有什么红线不能触碰,免得惹上麻烦。
毕竟自己还不是那个士大夫阶级的,人家可不会去维护你的利益。
“嗯,十二郎所言一针见血,但乡村之间锅碗瓢盆难免碰撞,生出仇怨来的又不止一家。”
张亢也认为是有人蓄意报复。
只是找不到人。
证人没有,物证也没有。
再加上牛死了,对于百姓更是极大的损失,还会让作恶之人逍遥法外。
那百姓能不怨恨官府吗?
张亢是不想自己任上有这么一个污点,他将来是要往上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