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和容貌突出的人打交道时,往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低自己某些准则。
更何况靳舟的条理清晰,态度谦卑,脸上还带着笑,没理由让人打她的脸。
女人目光在两人身上又扫了几眼,最后撑着头叹了口气:“也行,那就当做收摊生意了。”
靳舟的表情并不意外,客气了句:“谢谢老板娘,生意兴隆。”
最终两人成功以6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辆电瓶车。
江予淮在一旁安静地看着靳舟和老板娘有来有回的讨价还价,眼中逐渐起了些复杂的情绪。
大学时候的靳舟积蓄不少,也从没体验过缺钱的滋味。
穿的衣服鞋子一直都是奢侈品牌的当季新款,手上平平无奇的腕表实际价格是许多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连买菜也从不主动去脏乱喧哗的菜市场,全是从附近的sam超市买几十块钱一小盒的纯绿色蔬菜,就算兴致来了偶尔去菜市场逛一逛,买什么东西也从不要摊主找零。
这样的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学会讨价还价、学会自己做饭吃,开始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呢?
江予淮心中有疑惑,但却没在此刻将话问出口。
她看着靳舟推着车走出店里,坐上去之后有些不太熟悉地插上钥匙拧动车把,然后又对她招了招手。
“过来吧——”
江予淮走过去没说话,扶着靳舟的肩膀上车。
这不是她第一次坐电瓶车。
大学的时候,c大的校园面积太大,两人又住在校外,每天在教室和出租屋的通勤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靳舟便买了一辆跟这个差不多的专门用来通勤。
有了那辆电瓶车之后,靳舟早上载着江予淮一起去上课,到了晚上下课又载着她回来。
回想起来,记忆当中大多是傍晚夹着夏热炎热气息的微风,还有街边烧烤传来的阵阵烟火气。
时隔六年,重新坐上电瓶车的后座,江予淮恍惚间似乎重新又闻到了那时候的味道。
靳舟在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在想什么?”
山风带着寒意自前方吹来,江予淮环住靳舟的腰,往她温暖的身体靠近了些。
“想你第一次骑电瓶车的时候。”
靳舟的表情有些崩坏,那可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画面。
从上幼儿园的那天起,靳舟一直都是司机接送,她不仅不会骑电瓶车,就连自行车也没有接触过。
可想而知,当靳舟信誓旦旦地坐上电瓶车、扭动电源阀门的时候,车子直接冲出去撞上了路边的栅栏。
靳舟摔的很惨,更不凑巧的是那时正是六点过,街上的人很多,所有人都围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
想起那个窘迫的画面,靳舟尴尬到有些头皮发麻,她小声地跟身后的人商量:“咱们不提这个了行吗?”
江予淮轻笑一声:“可以。”
“那我可以问问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砍价的吗?”
一句比一句难回答,靳舟打着哈哈道:“就——自己在外创业,用钱的地方很多,所以稍微注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