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康王氏不再点头,眼中泛出了灵机一动的神色,扈嬷嬷笑容消失,小心的问道:“大娘子,您这是想到了什么?”
康王氏嘴角带笑:“嬷嬷,你说如今盛家的家产如何?”
扈嬷嬷想了下,赶忙说道:“回大娘子,盛大人仕途通畅,家产自然极宽裕的!而且奴婢听说盛家大房的生意有几家权贵的庇护,买卖做得很大,盛家二房每年的分红怕不是有几万贯。”
康王氏眼中满是畅想的神色:“是啊!每年几万贯,这些年下来盛家的库房里,怕不是装满了银钱。”
想着比康允儿稍小,也要议亲的康家嫡子康晋,扈嬷嬷道:“大娘子,您是想?”
康王氏点头:“嗯!如兰也不是非得入齐家的家门!她是盛家嫡女,若是入我康家的门,也就不能去王家了!到时不知我这外甥女会带多少嫁妆来。”
“不仅如此,就像咱们刚才说的,娶了如兰,便是和其他几家尤其是徐家亲上加亲!对晋儿以后颇有益处!”
看着康王氏的样子,扈嬷嬷面露难色:
“大娘子,盛家这等家世,女儿多半是要高嫁的!能够嫁回到王家,那也是看在至亲的份儿上。”
“此事,奴婢觉着您妹妹和盛家是不会同意的。”
康王氏冷笑一声:“这些事,可由不得盛家和我妹妹做主。”
说完,康王氏看着扈妈妈道:“你不是说过几日城西会开马球会么?”
扈嬷嬷点头。
康王氏板着脸道:“若是想让你的儿孙不在田庄的土里刨活,那就得让如兰入我康家,元儿嫁到王家!”
“事成之后我亲自做主,将你的儿孙接到汴京,在我家当个管事,好好的给你养老!”
看着扈嬷嬷迟疑不定的样子,康王氏朝着她意味不明的微微一笑。
扈嬷嬷也是跟着康王氏不短时间了,只看这个笑容,扈嬷嬷就知道,如若自己不答应或者有和王老太太告密的想法儿。
康王氏会毫不迟疑的将所有事情赖在自己身上。
若是什么都没干还好些,但她偏偏曾经和盛家的妾室联络过。
“大娘子放心,奴婢已经尽力而为,包管让大娘子满意!就是到时要公子他配合”
“嬷嬷放心,我会叮嘱晋儿的。”
数日之后,三月已过。
四月上旬,汴京城中的寺庙禅院如往年那般准备浴佛斋会。
与往年不同的是,京中各大寺庙禅院的高僧,不约而同的将斋会举办的地方,从寺庙中挪到了受兵灾最严重的京城东南。
其实,这般行事也不是高僧们自愿的。
实在是三月下旬的宫中剧变,事情脉络渐渐清晰,在逆贼和北辽间谍之间担着桥梁作用的,就是蛰伏在大相国寺内的僧人。
而谋逆主谋安国公和几家王府密谋的地方,便是京中几家道观的别院。
于是,平息城内叛乱的大周禁军,在四五天的时间里,奉命配合皇城司将京中的寺庙道观来回犁了四五遍。
不犁不知道,一犁吓一跳。
禁军一到,直接从寺庙道观里抓到了不少通缉多年的强贼悍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