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了城内,又登上马车去城外逛了一圈。马车轮轱辘轱辘转了一刻钟,停在了一处田地旁。
正巧黄富仁也在这里,正带着伙计给农户帮忙翻地。
看见珩王从马上下来,连忙过来问候。
“珩王殿下安。”
宴琢也向他点头示意。
“黄掌柜好久不见。”
他一边说着一边朝身后的马车走去,黄富仁这才注意到,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只见马车帘被掀起,露出一道清丽的身影,身披一件白色狐裘,柔顺绵细的皮毛织就成上好的银缎包裹住少女的香躯。到了马车边上,也不用人扶,身着白色狐裘的少女灵巧的跳了下来,动作和那丛林间的小狐狸一样敏捷。
不是赵明笙是谁。
一旁正准备去扶的宴琢,只好收回了伸出的手,有些无可奈何道:“小心崴着脚,下次可不能这样莽莽撞撞往下跳了。”
语气中不易察觉宠溺意味令黄富仁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反应过来,想起之前的事,眼前的场景也不足为奇了。他在心里啧啧了两声,赵家这小丫头以后怕是有大造化呢!作为“过来人”,他一眼就能看出珩王眼中的情绪意味着什么,能得到珩王殿下的青睐,这小丫头今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而看小丫头现在恐怕是还什么都没察觉,也还没开窍呢。
只见少女冲男人点了点头,回过头来便朝他热情的招了招手:“黄伯父好巧啊,原来你也在这。”
黄富仁这段时间也是忙得脚后跟都沾不了地,整个人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大圈,但整个人却反而显得更精神了。他也许久没见没见到这赵家小丫头了,笑道:“你怎么也来了。”
“书院那边也没什么事了,刚好就出来转转。”
赵明笙自马车上下来,看着田地里辛勤劳作的人们似乎在准备耕种,于是好奇的问:“他们是在种什么,现在种下去等到了冬季不会冻坏吗?”
黄富仁笑着答道:“这是冬小麦。北方特有的一种农作物,这个季节种下去刚刚好,冬季也不会冻坏,等到来年四月就可以成熟了。”
赵明笙点了点头,看来不用等到秋收,明年春天就可以有收获。三人一起围着田埂转了转,又去水渠看了。
逛完这一圈,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黄富仁向*宴琢请命:“珩王殿下,兖州这边的事情差不多已经安排妥当了,若是没有什么其他的事了,小民准备近日启程返京了,实在是放心不下家中小女独自在京。”
因着女儿从小没了母亲,性子也比较孤僻不太与外人交往,黄富仁怕她被别人欺负,以往走商都会把女儿带上,从来没有把女儿一个人扔在京城这么久。
宴琢自然点头应允。
“我本就也打算过两天便返回京中,你若是不急,可同我们一路,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兖州目前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朝廷派遣的官员也已经在来的路上,明天便可以到达。皇帝那边的意思也是让他核心派遣的官员做好交接之后就尽快返回京城。若不是兖州疫症之事,他们早在处理完灾情之后就该回京复命。
黄富仁松了一口气,笑道:“好,那我这两天刚好休整一下商队。”
赵明笙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回去了,很是惊喜。在兖州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祖母那边以为她回青山村了,青山村的父母那边又以为她还在祖母跟前。所以来兖州的事两边她谁都不敢告诉,也不敢写信联系她们,就怕一不小心穿帮了。
“黄伯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黄姐姐也可担心你了,我之前在京城偶遇过她,她还特地去寺庙里为你请了平安愿。”
黄富仁听完很是有些感慨:“这丫头有心了,不枉费我这么疼她。”
“是啊,如今黄伯伯平安回去了,黄姐姐也可以去寺庙里还愿了。”赵明笙笑嘻嘻的说着。
黄富仁大笑了两声,“我们此番能平安回去,还不是多亏了你这个小丫头,要不是你,我现在能不能平安还不一定呢。”
“我们大家能平安,兖州百姓能平安,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并非我一人所能完成的,更非我一人的功劳。护送药材一路不辞幸苦日夜兼程的是商队的伙计,照看病人不舍昼夜的是那些郎中,开凿水渠精疲力竭的是那些士兵。他们都是值得称赞的。”
赵明笙笑着道:“而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罢了,我可不敢独居此功。”
明明最值得称赞的那个人,却把自己轻描淡写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