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中的活也不回去干了,已经耗在崇祯身边了。
不能说彻底变成了崇祯的死忠粉,可也没有化身杨怼怼。
杨时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成了崇祯想要的言官模样。
不添堵的同时,还能随时为崇祯,一些出格的举动,做出一些合理合规的解释背书。
比如现在,他说二柱子的行为,就很符合儒家的经典礼仪。
看来这言官都是属猫的,傲娇与偏见得很,平日少了接触,自然一个个炸刺。
撸猫撸习惯了,自然这猫也就乖啦。
……
老郭头摇摇头,接着说道。
“今天这事情和,之前的分田分布匹一样重要。
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等级和号数。
就像记住自家婆娘的内里,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那黄四爷家的布匹,做出来的衣服可都是高级货。”
众人又是,一阵愉快的哄笑。
这几天他们的生活如坠云端,活得太滋润了。
一切改变都源于,五爷酿造的黄家满门血案。
五爷改变了以前的征收米粒银的比例,跟每一家佃户,都签了包产租赁合同。
佃租从一九分二八分,直接降到了五五分。
打三皇五帝起,就没见过有地主降佃租的。
而且五爷还说了,皇庄里他说的算。
以后只要他五爷在,就是这个比例,种的越多收的越多。
五爷还把皇庄的农具,全部租借给佃户。
把曹黄两家粮食布匹全部分发下去,当然,也都是租借,签了合同的。
只是这么多租借的金额,都是微乎其微的,算是象征性征收一点。
崇祯自然不是做慈善,他只是希望自己治下的民众不要太愚昧。
他只是不想白给,白给会让人不珍惜。会把皇庄的佃户们,养成了刁民。
自己是想把,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方便后续的改革。
却不想养出一批,好吃懒做的窝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