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余本想着宋学士讲解一句,他就假装在课本上批注一句,实则是在底下默写罚抄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被抄写过许多次的,早就烂熟于心了。
他正准备掏出纸,他的那些小动作,早就被坐在上方的宋学士看在眼里。
祝余掏出纸,正准备铺开时,宋学士突然把他抽起来提问。
“十殿下,今日我们所讲《洪范》中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何解?”
祝余虽表面装作平庸,他也懂偶尔展现聪明能免去不少麻烦。毕竟他装平庸的目的是远离储位之争,让其余皇子知他没有威胁,但也不想沦为权利倾轧下的炮灰。
就像此时,如果他回答不出,宋学士会把他告到陛下那里。
他对皇子所要学习的内容烂熟于心,只是在课业上不敢突出,得过且过。
祝余正要开口回答,一道尖锐的太监声音打断了他欲说的话。
“万岁爷驾到——”
一道身穿明黄色龙袍的身影在冯丞相,卫国公等重臣的簇拥下迈过书房门槛。
乾武帝五十多岁,为帝多年,威压深重,举手投足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前朝是萨古人当政,因乾武帝是个汉人,虽可以科举,却受到了严重的民族歧视和名额限制,科举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
后前朝动荡,战乱频发,他被迫参军,在军队屡立奇功,也因是个文化人,晋升快速,后自立门户,吞并各势力,成了胜者,登上皇位。
乾武帝成立宣朝,光复了华夏。
在场所有人连忙跪拜行礼。
“儿臣恭请父皇圣安。”
“臣参见陛下。”
乾武帝扫了一眼在场的皇子大臣,声音不疾不徐:“都起来吧。”
宋学士战战兢兢地行礼道:“臣不知皇上驾临大本堂……”
“接着讲。”皇上径直走到上首的书案坐下,“朕今日得闲,带着几位重臣正好来听听皇子们的功课。”
听了一阵功课后。
冯丞相在乾武帝的示意下,率先捻须微笑,目光锐利:“老臣斗胆,想考校皇子们几句。”
大本堂内的时间是难熬的,十一皇子的脸色煞白,十二皇子的手脚发抖,其余的也没表现好的那里去。
祝余还好,只是在回答时要尽力控制自己少说几句,免得太过突出。
乾武帝放下茶杯,叹了口气,显然皇子们的回答只能说差强人意。
眼看要到午时,吩咐让尚食局供膳,顺便让冯丞相等重臣也一同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