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想到这,都不由收敛起了笑意。
特别是长孙无忌,赫然感觉胸口有些沉闷。
这一次陛下出行,又没有点他的名。
……
曲江池畔,寒风卷着细雪,却挡不住岸边的几分热闹。
一处临时搭起的小摊前,支着口冒着热气的铁锅,滚沸的汤里浮着薄面片,香气混着水汽弥漫开来。
李渊换了身粗布短打,活像个寻常老汉,正捧着碗博饦吃得香甜,又往碗里猛倒了两勺醋,咂咂嘴道:“香是香,就是这醋,比不得晋阳的醇厚。”
抬眼时,正撞见温禾与李世民都盯着他看,顿时瞪眼:“看老夫作甚?你二人不吃?”说着,干脆将李世民面前那碗没动过的博饦也拖到自己跟前。
李世民刚要伸手阻拦,被他狠狠一瞪:“你不吃,便给老夫,要吃再叫一碗去!”
“老人家,咱这博饦地道吧?”
店家是个机灵人,见还要添碗,连忙凑过来搭话,脸上堆着憨厚的笑。
“味道不错,有几分太原的意思。”
李渊点头,又打量他几眼。
“听你口音是河东人?莫不是太原出来的?”
他虽是陇西人,却在太原留守任上待了一年,对那方水土的味道还是很熟悉的。
“老人家好耳力!”
店家一拍大腿。
“我正是太原人,当年我阿耶跟着太上皇打长安,后来便在这落户了。”
这么巧?
温禾下意识看向李世民,见他老神在在的模样,心里顿时明了。
这定是李二特意安排的,选这么个有渊源的店家,就为了逗李渊开心。
李渊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怅然,似在怀念往昔,片刻后才问道:“那你怎的在此卖博饦?”
“这可多亏了陛下和高阳县子!”店家朗声道。
“会州一战,我砍了五个突厥人,得了军功,赏了不少田地,上个月高阳县子惩治贪官,我那被克扣的饷银也追回来了,便索性退了役,寻个营生过安稳日子。”
温禾又看向李世民,这次连李渊的目光也投了过去,那眼神分明在说:‘这吹捧得也太刻意了,是你找来的托吧?’
李世民被二人看得不自在,轻咳两声:“这店家在此摆摊好几日了,某只知他是太原人,其余的……当真不知。”
“是啊,我这摊子摆了小半月了,生意好着呢!”
店家叹了口气,话锋一转。
“就是可惜,摆不了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