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到这里,立马站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门边,猛地将门拉开了,李三闪身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了陶然儿面前。
陶然儿吓了一大跳,立马关上房门,示意服侍她的宫女太监全部出去,没有召见不得入内。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剩下陶然儿和李三两个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李三失态成这样?陶然儿一颗心因为紧张开始怦怦狂跳,如同擂鼓。
李三一个大男人,伏在地上,双肩剧烈地颤抖,痛哭失声。
看到李三这样子,陶然儿慌了神,立马向前一步,对李三问道:“李三,你快起来,有什么事,起来说话。”
李三哭着道:“嫂子,我娘,她,她死了!”
什么?李大娘逝世?
如同晴天霹雳,陶然儿呆在原地,做声不得。
李三哭着说道:“自从得知你是我们的杀父仇人,她就一心一意地要杀你,可是我们几兄弟都与她作对,都站在你这边,她就活活地气病了,后来这口气就一直在她的心口,她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到现在,听说已经不得治,只剩一口气,等我回去,马上要死了。呜呜呜,呜呜呜——”李三哭得像一个伤心的孩子。
陶然儿听着李三在那里说话,如同蜡像一般,一动不动。
李三哭着问道:“我收到飞鸽传书,要回家奔丧,嫂子,你要不要与我一起去?”
陶然儿呆了一呆,明天就要与王思明大婚了,今天晚上与李三一起回中原,恐怕不行吧?
可是随着李大娘的过逝,生命的一部分仿佛也跟着离去一般,她的心中如同鸡蛋壳一般空荡荡的。
李三对她说道:“嫂子,你虽然马上要嫁给王思明了,但是你与我大哥也有过夫妻情份,在一起多年,请你念在往日的情份上,与我一起回去见我娘最后一面吧。”
陶然儿内心如同疾风中的劲草,拼命地摇摆不定。李大娘过世了,孝子李信志,此时此刻,内心肯定心如刀割吧,在人生最伤心难过的时候,她岂能不陪在他的身边?
李大娘的突然病故,对于她来说,事情有了很大的转机,李三仍旧在那里哽咽着说道:“听说娘仍然有一口气在,她在等,我们也不知道她在等什么,也许是等我和小七,我听说小七已经回江南了,那么多半就是等我了,或者是等你。”
等她?陶然儿呆了一呆,看向李三,她只觉得随着李大娘的逝世,很多事情的性质和意义变了,身边的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是李三嘴上说的那样。
她知道会有很多改变,但现在短时间内,她不知道会有什么改变,她来不及细想,也没有时间想清楚。
她心想,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乱世时空的时候,是李信志救了她,是李家收留了她,有很长一时间,李大娘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她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如果不是她最后的真实身份曝光,她与李大娘也不致于走到这种关系恶劣的地步。
不管怎么说,李大娘曾经对她有恩,现在她要死了,于情于理,她应该回去看她最后一眼,送她最后一程。
想到这里,陶然儿点了点头,对李三说道:“好,李三,我与你一块回去,你等一会,我留条口信,立马起程。”
李三才擦着眼泪站了起来。
陶然儿给王思明留了字条,她也没有瞒他,相信江南太后逝世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得天下皆知,因此,她只说因为江南太后病故,她要回江南一趟,见太后最后一面,希望王思明延迟婚事,等她几天。
其实骨子底,是她本能地不想与王思明大婚,所以如今李大娘病危,让她有了一个借口逃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