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海气得眼前一黑,手上用力,几乎要抽出刀来,但是电光石火间,他想起孙赫武是天下闻名的战神,自他接掌江南以来江南与江东两次开战,两次都败在孙赫武的手里
如果此时此刻,他冲动之下杀了这个老太婆,如果这个老太婆真的是江东的太后,是孙赫武的亲生母亲,孙赫武知道消息,肯定会放弃攻打倭寇,率领大军回头来打江南。
这样得不偿失。
李信海叫自己要冷静,现在不是杀这个老太婆的时候,他还没有理清头绪,他还没有想好,他现在连这个老太婆的真实身份,他都不能确定呢。
李信海深呼吸,叫自己镇定下来。
看到李信海不说话,江东的太后看他一眼,鼻子里冷哼一声,对李信海说道:“李信海,我儿子现在在东边海域抗倭,保护他的百姓和子民,可是你呢,却趁着江东危亡的时候,落井下石,攻我大江东的后方,这做人的境界怎么差别那么大啊,我儿是大英雄,而你却是大狗熊!”
“你!”李信海再一次气得眼前阵阵发黑,牙齿咬得咯咯响,双肩如同风中的树叶颤抖个不停。他真恨不得一刀将眼前的老太婆杀了!
可是——
江东的太后抬起头来,对李信海说道:“现在,我儿子为了抗倭成功,顾全大局,不惜低下头来,向你们江南寻求联盟,本宫知道我儿子是大英雄,他做的是光明磊落流芳百世的事情,所以本宫年纪大了,儿子需要本宫到江南来做人质,本宫就来了,本宫看不起你,但是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说最后一句话时。江东的老太后眼里发出星星一般的亮光,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得意洋洋。
听到江东老太后的话,李信海气得想吐血,整个人如同火山即将爆发,他反复警告自己,不要冲动,当务之急是证明眼前的老太婆就是江东的老太后,是真的,不是假的,然后他才能做出下一个决定。
可是他现在已经断定不了了,眼前的老太婆长相和孙赫武很像,如同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性格也有些像,说出来的话像喷射的毒汁,每一句话都可以气得半死,然而这天下,人那么多,长得像,性格也像的人也比比皆是,孙赫武如果存心要欺骗江南,肯定会做到以假乱真,找一个几乎和他亲娘一模一样的老太太送到江南来。
李信海低下头思索着,现在唯一能知道这个江南老太后是真是假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大嫂陶然儿。
因为陶然儿曾经在江东的后宫呆过,与江东的太后打过不只一次照面,两个人在很多年前就认识,只要他将大嫂陶然儿带到这儿来,然后站在一旁,密切观察这个老太婆和他大嫂的反应,他肯定就能一眼看明白这个江东老太后是真是假的了,如果是真的,那么陶然儿肯定会马上和她打招呼,如果是假的,陶然儿肯定不会认识她。就算假装认识她,也会有一个延宕的过程。
李信海这样一想,便在内心拿定主意,招呼也不打一声,一阵风似的急匆匆离开江东太后的寝宫,脚步匆匆地往立春宫走去。
他必须去请大嫂帮忙。
对于李信海的突然到来,陶然儿十分意外,不过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当时,李信志抱着小女儿,陶然儿坐在书桌旁,教小米粒温习功课,侍女走进来告诉她李信海要见她,陶然儿只好站起来,匆匆地走出书房来见李信海。
李信海穿着黑色的铠甲,风尘仆仆,神情十分的疲倦,陶然儿看一眼,便知道他是刚刚从战场回来的,快马加鞭,连夜兼程赶回来的。
李信志好像没有看见李信海,李信海也无所谓,看到陶然儿走进来,李信海才向陶然儿拱拱手,对她说道:“大嫂,你可知道,我匆匆赶回来是为了何事?”
陶然儿其实内心多半猜到了,但是她却摇了摇头,讽刺地说道:“你将我们一家关在这立春宫,外面的消息一个字也进不来,我已经多日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了,所以不知道。”
李信海的面孔热辣辣起来,好像突然间被陶然儿抽了一个耳光,他的面孔涨红起来,如同一个成熟的西红柿。不过现在不是置气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对陶然儿拱手说道:“嫂子,我是从战场回来的,我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到了临安城之后,自己的家都没有回,我自己的宝贝儿子也没去看一眼,就直接到这来了。”
陶然儿相信李信海说的是真话,不过这些与她有什么关系?
李信海继续说道:“大嫂,我不是率军率打江东去了吗,眼看着马上要到江东的边境,开始攻打他们的城池了,这个节骨眼上,我却收到孙赫武的书信,他说他已经将他的亲生母亲送到江南来当人质了,他现在大敌当前,希望我们与江东联盟,一起抗倭,我不知道他送过来的人质是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所以亲自回来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