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儿扶额叹息,想着人年纪大了就糊涂了,她这个额娘说的是什么话。
她松开老皇后的手,对她说道:“宝绫还没死呢,你不要说这种话,你不要担心,现在长安城的暴乱已经平定了,外面很平安,我和李三一起出去找宝绫,我一见活要见人,死人见尸!。”
李三沉吟了一会,对陶然儿说道:“这样吧,公主,你也累了几天,在宫里好好休息吧,我去找太子妃。”
陶然儿愣了一愣,看着李三,对他说道:“你知道太子妃长什么样吗?”
李三笑了一笑,对她说道:“我当长安城城主时,曾经受邀参加太子的婚礼,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太子妃,后来也见过几次,最近一次见到,就是之前,我们一起出宫平定暴乱的时候。“
陶然儿点了点头,想着李三肯定见过,自己是糊涂了,其它的老家臣也附和道:“这个主意好,公主你就让李将军去吧,李将军武艺高强,天下无人能敌,他去肯定很安全。”
李三挑了挑眉,对陶然儿说道:“再说,你去了,我要分心照顾你,反倒不利于我寻找太子妃,所以你在宫里休息吧。”
陶然儿虽然有些难堪,李三的话,不是分明在说她是没有任何本事的负担吗,不过想着他说的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对李三说道:“好吧,那你去吧,早去早回,一路小心。”
李三点点头,便急快地出宫去寻找太子妃了。
李三离开,去寻找宫外失踪的太子妃了,议事大厅重新变得安静下来。陶然儿看着天色将要大亮,无心睡眠,她看着众位家臣,对他们说道:“诸位大叔,我现在睡不着,不知你们累不累,要不要回去休息?”
老臣们听到公主这样问,便知道她肯定是有事与他们相商,他们一来是长公主平定了长安城的暴乱,他们很兴奋,睡不着,二来是老人睡眠本来就浅,平时早早上床睡觉,这个点已经醒过来了,因此没什么睡意,三来,公主尊重他们,凡事与他们有商有量,这份信任很让他们感动,也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如何辅佐帝君,治理国家的。
因此,老臣们互相看看,面带笑容,异口同声地说道:“公主我们不累。”
陶然儿点了点头,她站了起来,忧心冲冲地看着远方,对他们说道:“现在我平定了长安城的暴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暴乱如同星星之火,从长安城开始,已经遍布全国了,现在中原很多城池都有了暴乱,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要平定整个中原的暴乱,不知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我现在的手上,什么也没有。”
陶然儿说出这么一席话,心头如同灌满了铅,沉甸甸的。
所有的家臣集体沉默了,他们的内心难过起来,他们知道公主说的是实话,但是他们爱莫能助。
长公主是天之骄子,她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才能,所以短短几天时间,只在李将军的保护之下,凭借着她一己之力,便平定了长安城的暴乱,但是公主说得也没错,这只是平定暴乱的第一个城池,现在下面的城池个个都有暴乱,平定这些暴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陶然儿看到家臣们集体噤声,不由心情更加沉重,此时此刻,她的心仿佛灌满了铅,沉甸甸的,她轻轻地说道:“诸位大叔可能有所不知,因为我曾经指责王思明平定暴乱方法错误,他一怒之下,罢手不管了,现在中原,是他手绾兵符,我从他那里借兵,他也不答应,所以我现在只有李将军一个人帮我,现在太子妃也下落不明,我真是不知道如何平定其它城池的暴乱。”
从长安到其它城池,需要时间,需要金钱,需要车马,她首先必须到了那个城池,才能将长安城平定暴乱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一施行起来,这样暴乱才会慢慢地止息下去,而这些,需要大量的人,也需要大量的金钱。
家臣们开始叹息起来,有些伤感地对陶然儿说道:“公主,你说得句句在理,可是我们在王家的阴影下生活了多年,早就没有银子了,如今公主需要大笔经费,我们确爱莫能助,难道是天要亡我,亡我——”
老臣说到这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陶然儿皱着眉头,面色苍白地坐着,老皇后试探着说道:“孩儿,你需要银子,将我那些珠宝头面拿出去点当,够不够?”
陶然儿想着老皇后真是天真,平定其它城池的暴乱,又不是请客吃饭,哪能这么容易,陪伴了老皇后一辈子的珠宝,就算全部点当,估计也只是抽掉寸薪,扬汤止沸怎么可能。
她摇了摇头,对老皇后说道:“额娘,你别操心了,你回宫睡去吧,我另外想办法。”
陶然儿站了起来,打发其它老臣回家休息去了,自己也回到寝宫,但是她的身体虽然很累,整个人却睡不着,一来是担心李三和刑宝绫的安危,二来是想着如何平定其它城池的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