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场合、谁劝都拒绝。
方法之四:料敌于先。
把可能在夜间时分“意外”出现的状况提前处理了,或把其稳定压制到次日白天再出现。
目标是,尽可能保证零点到早上六点这个时间段不发生打扰他睡眠的状况。
即使极偶尔的情况发生了,齐觞也最多需要花几秒钟转个已准备好的文件或计划表。
方法之五:三餐即使做不到完全的定时定量,至少也要保证不会发生“饿过头”“吃撑了”这类事情。
有时上午开会时间过长、眼看要占据午餐时间,齐觞肯定会找机会离开会议室,快速吃些方便又管饱的东西。
要是实在没机会离开会议室,低着头偷偷塞几口的事情齐觞也不是没干过。
什么,领导正在大发雷霆骂人?
骂就骂呗。
午餐时间不让员工吃午餐,要是因为员工靠零食垫肚子就开除这名员工,那齐觞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拿到不少赔偿的。
养个好胃口的女儿让齐觞在食物方面累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齐觞也与女儿交流了很多“进食时不引人注意”的技巧。
不过实际上,领导对齐觞那“尽可能按时用餐的执念”更多的是无奈情绪。
以至于现在只要看到齐觞在会议上频繁看时间,领导激昂的情绪就有些激昂不下去。
通常只能说:
“先休息一会儿。”
“吃了饭再继续。”
当然,领导会这么给齐觞面子,不完全是因为尊重员工按时用餐的基本权利。
主要是因为齐觞实在能力出色,关键是有着难以替代性。
很多时候,搞技术的与搞管理的,交流起来有隔阂。
两方都认为对方不体谅自己的难处、尽说些外行话、老是提不切实际的愚蠢要求。
长期如此,好一些的情况是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坏的可能直接导致团队分崩离析。
而齐觞有能力成为这两类人的沟通桥梁。
别人听齐觞对两边人的说话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很容易听懂的人话。
但齐觞就是能以这些正常的人话让两方的气氛从剑拔弩张转为有效沟通。
每场谈完之后,两方都把齐觞当作自己这边的帮手、两方都认为齐觞给自己这边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齐觞: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们两边本来就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呢?”
“甚至还是同一个项目中的两个理应合作的部门?”
相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