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给你想办法啊!”
“可是妈,进去行知的不仅仅是我这样只差一两分的,还有那些成绩本来就差的,好的差的混在一个班里,就算有好老师又怎么样,学习氛围并不好。”
林晓对这一点感受很深,前世她进入行知,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
她以为,行知会是和一中一样,是一群学生你追我赶,大家孜孜不倦学习,为考一个好大学奋发努力。
后来才知道,整个班级里,像她这样只差一两分买进来的,最多不过四分之一,剩下的那些,当初中考成绩都可以去五中了。
而五中,是怀溪县公立高中最末的一所。
家里办厂的,基本资产千万以上,给儿女安排出国完全没问题。
零几年的时候出国热,去国外镀层金回来,在国内显得特有面子,找工作都高人一等。
就算不出国,也有门路给孩子找工作,即便孩子念个三本或者专科,只要回到小县城,他们依旧有人脉。
还有一类家里是拆迁户,商铺一年收租大几十万,孩子成绩什么样无所谓,反正只要不作,后半辈子吃房租也够潇洒度日了。
林晓高中三年,就是在一群同学攀比名牌衣服鞋子以及追星买唱片的环境中度过的。
她坚守本心,没有跟着学坏。
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围,一塌糊涂。
班级前十名,永远都是当初他们这群进二中只差一两分的学生。高考时,这十几个人,三个考上了一本,其余全部是二本。
林晓又很不幸运的,和一本线只差1分。
这里面,有她还不够努力的因素,但也离不开学习环境。
而林晓的初中同学,和她差不多分数,却是去了三中。
那一年三中改革,设立实验班,三年后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实验班里的学生,有一个考上全国top3,考上985或211的有5个,超过一本线的总人数高达30个。
三中在怀溪县,一直就是平庸的存在。
全县最顶尖的学生被一中挑走,接着是二中,轮到三中的,几乎没有好苗子。
进三中的学生,都是那群成绩不上不下,发愤图强能摸到二中录取分数线的那批人。
三中以往二十年,从来没有考上全国top3的学生。
林晓高考那一年,三中出名了,在怀溪县大大长脸。据说三中校长高兴地放了一晚上烟花,考上一本线的尤其是前几名,给予高额奖学金。
也是这一年,三中设立专门的高考奖学金,用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林晓的那位初中同学,刚好考到一本线,拿到学校的两千块高考奖学金。
重生前刷朋友圈,林晓看到对方分享的九宫图,正在省会某个知名风景点疗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