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厨子率先拿起一块边缘带焦痕的烤饼,指尖捏着饼边轻轻一掰,焦脆的碎渣簌簌落下。他眉头皱起,没往嘴里送,直接递还给差役:“烤成这样也敢送上来?拿去。”
“怕又是乙会场的手笔。”旁边抚着长须的厨子摇了摇头,指尖在桌沿轻轻敲着:“我听说这次乙会场,就一人提前去试了窑炉温度。”
“不像话。”坐在他身侧的年长厨娘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连这点心思都不肯花了。”
正说着,有人拿起一块薄如纸片的石鏊饼,鼻尖凑近闻了闻:“这饼里掺了茶香?倒是清雅,有点巧思。”
“的确不错。”
“烤制的时间和味道都恰到好处,可惜还不够大胆。”
“放到待定里吧。”
“可以。”
众人判定以后,便有差役将石鏊饼端走,又有差役接着送来另一道吃食。
崔厨娘身边的尤厨娘瞧见新送上来的透花糍,伸手便去拿。
可指尖刚碰到糍糕,她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这等手艺也敢参赛?”
她把糍糕递到众人面前:“你们看这外皮,竟是还有颗粒感,分明是磨粉没磨细!”
“许是专做红案的厨子,做点心没那么熟练。”有人打圆场。
“这是基础功不扎实!”尤厨娘语气加重,指尖在糍糕上点了点:“就算是小铺小摊出身,也该把底子打牢。”
坐在她身边的几名副行首闻言,皆是笑了笑,说是如此说,可小摊小贩出身的参赛者,八成都是家境窘迫,靠手艺维生,能把一道吃食学精就不错了,哪能样样周全。
不多时,又有一盘蟹粉酥送了上来。有人刚拿起,就笑着开口:“这定是夏厨做的。”
其他人凑过来一看,先是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还真被说准了,就与他们铺里做得一模一样,连花纹都没有更改。”
崔厨娘拿起一个蟹粉酥,轻轻咬开,蟹黄的香味飘了出来,可她还是摇了摇头:“味道也是一样,虽说冬日螃蟹也不错,但也不比金秋时节的味道好。”
“过吗?”
“不过。”崔厨娘摇头。
紧接着数位副行首也跟着摇头,诸人对夏厨充满期待,那是希望他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给出一份更棒的答卷。
就比如夏厨肯定清楚冬日时期的螃蟹肥美归肥美,也是比不上金秋十月的,却也依然没有丝毫改动方子的想法。
可他只守着老方子不挪步,这便是不进则退。
试吃到后来,暖阁里的气氛越来越沉。副行首们要么吃到照搬老方子的果子,要么尝到调味失衡的糕点,就算从里面挑最好的,也让人心里窝火。
“这道是……花折鹅糕?”
“这道方子不是已经失传了吗?”听到这个名字,数人走上前来,仔细打量着面前的糕点。绽放的粉色面皮宛如花瓣,包括着其中一颗肉圆,肉香和米香融合得恰到好处,教人止不住的喉结滚动。
待尝上一口,味道更是馥郁。
崔厨娘皱眉道:“模样不错,可是肉馅略有些干柴,味道也有些普通。”
“但能照着古籍改良,做出自己的想法,已经不错了。”尤厨娘笑道。
“没错,通过罢。”
“我也同意,通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