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支七个人的流动观察哨则负责在开阔处观察,一旦发现任何异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时亭州带领一只突击小队从三点钟方向靠拢冰棱镜阵列,而顾风祁则负责统筹流动观察哨。
两个人分开的时候碰了下拳,拳峰隔着一层薄薄的狙击手套布料碰在一起。
这是经年累月的默契。
时亭州抬手做个“警惕”的手势,带着他队伍里的一行四人顶着风雪往前走。
走到距离冰棱镜阵列大约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就能够清晰地看见每一面冰棱镜的具体轮廓了。
这些冰棱镜是晶莹剔透的十二边形,沿着一百二十度角的方向依次排列展开,相互掩映。纳喀索斯就是通过这些冰棱镜实现瞬间移动的。
他们面前的这个阵列是个小规模的阵列,遇上大型的阵列有上百上千面冰棱镜,那个时候就不可能用他们现在的方法制敌了。
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把所有冰棱镜都破坏掉的话,纳喀索斯就会占据整场战斗的主导权。人在雪地上的最快速度,还不及纳喀索斯化作流质体流动速度的十分之一。而一旦人类陷入纳喀索斯的流质体泥沼中,就会被一点点吞没,化作它们的养料。
不过27面冰棱镜的难度没有那么大。
时亭州带着小队走到距离冰棱镜阵列一百米的地方停下,这是他们为自己预留的安全距离。如果情况有变,一百米的距离还足够他们扔出高|爆|炸|药,来暂时阻挡一下纳喀索斯的推进。
时亭州透过风镜和暗淡的天光,看见另外两个方向的小队也就位了。
他单手举起狙击枪,另外两个小队的领头也单手举起冲锋枪。
时亭州枪口朝上,冲着两点钟的方向转过十五度角,随即他把手放下来,单膝跪地,标准的射击姿势,发出了第一枚微型坚甲弹。
第一面冰棱镜被微型坚甲弹击中。子弹钻入透明的冰棱镜,转速逐渐下降,然后在晶体的内部旋转着爆开。
子弹射入的那个位置爆出一小片细碎的冰晶,肉眼可见有网状的裂纹沿着射击点为圆心展开。但是那面冰棱镜没有碎。
冰棱镜的坚固程度由当天的气温条件,以及纳喀索斯的阵列大小所决定。
而破除一面冰棱镜,则需要三颗到十六颗不等的微型坚甲弹,打入到冰棱镜上面的特定位置。
否则冰棱镜不仅不能被摧毁,还会通过已经碎裂的片段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明明有高|爆|炸|药,但只能采用列阵射击这样繁杂方法的原因。
时亭州深吸一口气,让干燥寒冷的空气浸入他的肺部。
在他第二次瞄准前,已经响过十四声枪响。
因为破坏冰棱镜是一件很耗时的事情,所以往往都会由一个团队来完成这项任务。
十五个人沿着三个方位铺开,按照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的顺序依次射击,把冰棱镜从内到外一圈圈地打碎。
时亭州再次扣动扳机。
第二轮射击。
朔风忽然变得更猛烈了,天色逐渐阴沉,雪也渐渐下大。
第三轮射击。
最外圈的冰棱镜陆续碎裂了。
但是从冰棱镜阵列最中心的位置,逐渐有某种沉重的流质体从晶莹的镜面中涌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