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梯上走下来的二姑姥姥说道,
“你二姑姥爷给买的弗什么加特,败家爷们。去后院里喂狗吧,家里那个傻狗最喜欢的的就是火腿肠。”
时灿摸摸崔翠花的后背,道:
“伙食挺好啊老太太。”
崔翠花“嗷呜”一声回过头,差点给时灿一爪子。
傍晚的时候,梨台村里来了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
其中一个大姨来自邻村,和梨台村的人也算熟悉,走到哪离都会打招呼。
另外两个大人都还比较年轻,和小孩是一家三口,是这个大姨的亲戚。孩子起了烧一直不好,两口子听了大姨的建议,带着孩子回了乡下,来梨台村找人瞧瞧。
梨台村盛产神棍,既有风水师,还有会擒鬼拿妖的,上得了天城灵师府,下得了民间小作坊。
二姑姥姥叼着旱烟,搬了个马扎在门前坐下,就抬手给小孩把脉,看架势比云泽医馆的中医还熟练。
“吓着了,回家找个镜子摆在门口,门打开,在镜子上放个生鸡蛋,捻鞋底灰洒在鸡蛋上,叫孩子的小名,没有小名就叫大名。”
二姑姥姥松开手,道,
“鸡蛋立起来后,让孩子揣一会儿,然后煮了吃就行。”
孩子的父母不太信这套,但孩子生病以后被折磨得够呛,别说是看神婆,只要孩子能好,就算是龙筋,他们也想办法抽来给孩子吃。
孩子的母亲问:“怎么谢您?”
二姑姥姥潇洒地吐了个烟圈,道:
“给二十块钱买烟钱就行。”
“会不会太少了?”
二姑姥姥不以为然道:
“就把了个脉,还得要多少啊?”
孩子的爸妈硬塞了一百块,离去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嘟囔,若是孩子就此好起来,必然要提点瓜果礼品来谢崔老太。两人又苦恼地挠挠头,自己家门口打扫得太干净了,哪有什么鞋底灰,从鞋底现抠吗?
二姑姥姥将还热乎的一百块递向林逐月:
“来,小月亮,去给姑姥姥买盒烟。”
“哎哎哎——”
时灿一把夺过粉红的票子,道,
“我想吃排骨,留着给我买排骨,买什么烟哪?”
似乎是怕二姑姥姥纠缠,时灿夺下钞票后,就喊着要扫地,拎起扫把,风卷残云地消失在了二姑姥姥和林逐月的视线中。
二姑姥姥摇头叹气:“唉,这孩子……”
“少抽点烟对身体好。”
林逐月在二姑姥姥身边坐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