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官显贵们将奴仆送来寺院,在下便力所能及给他们恩待。”
“渐渐地,反倒拥有度牒的喇嘛不修佛法,反而是被权贵视作猪狗的奴仆求佛之心甚坚。”
哪怕康仁把自己恩待百姓的行为说的很是轻描淡写。
可蓝玉却也能察觉出端倪。
想来应是这康仁的确做了不少好事,这才让吐蕃百姓如此尊崇。
只不过!
他的这些善举非但没有教化那些出家的权贵,反而给了那些权贵喇嘛更加完美的庇护所。
“那。。。。。”
蓝守义虽性子沉稳,可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
此刻看向康仁继续质问道:“你既说对寺中喇嘛行为不悦,还说什么恩待百姓。”
“那些喇嘛将女子掳来寺中寻欢,你也不知?”
“若你知道,怎敢准许他们这般伤天害理!”
面对蓝守义的呵斥,康仁神情落寞,却也没有半分辩解。
“将自己撇了个干干净净,可多少女子被你寺中喇嘛污了清白,多少百姓被你寺中喇嘛取了性命!”
“你以为三言两语便能逃脱干系?”
“守义!”
“义父见谅,孩儿实在气不过!”
蓝守义应了一声,旋即眸光愤愤,怒不可遏瞪着康仁。
实际上,蓝玉却也能理解蓝守义此时失态。
他和蓝守忠,甚至那诸多义子都出身贫苦人家。
元末乱世之时,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都想到寺院中求个生路。
可元庭统治下的寺院却也是藏污纳垢,并非清净之所。
蓝守义的父母双亲也是被寺院恶僧害了性命,所以此时见到康仁纵容寺中喇嘛多行不义,蓝守义自然怒火中烧。
“这位将军所言极是。”
“在下实在有罪,不敢自白。”
“在下纵容寺中喇嘛多行不义,罪孽更大,理应永堕地狱。”
“又是这不痛不痒的片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