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筑的世界观,在那座幽宅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她试图强迫自己回归“正常”,努力听课,记笔记,但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
她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扫视着操场上活动的同学,图书馆安静的角落,甚至是空无一人的楼梯间,潜意识里在搜寻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迹象,恐惧着那冰冷的提示音不知何时会再次响起,恐惧着那个名为李长生的“队友”会以何种方式出现。
生活的拮据依旧,打工、学习、独自承受恐惧,三重压力几乎要将这个少女压垮。
她偶尔会望着镜中憔悴的自己,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十五天的倒计时,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她的头顶,让每一个看似平静的日常,都充满了末日将至的煎熬。
与此同时,李长生正以一种悠闲而细致的方式,探索着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世界。
这个世界看似普通,灵气稀薄到近乎于无,法则稳固,物理规律占据主导。
然而,随着他探索的深入,一些极其细微、却与整体基调格格不入的“杂音”开始被他敏锐地捕捉到。
比如,在某个深夜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他看到一个值夜班的店员因极度困倦而打了个盹,货架角落的阴影似乎短暂地蠕动了一下,散发出一种微弱的、与幽宅中同源但弱小得多的阴冷气息,但很快便消散了,店员惊醒后只是茫然四顾,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又比如,在一家旧书店,他触摸到一本记载本地怪谈的旧书时,指尖感受到了一丝几不可查的怨念残留,仿佛曾有什么东西依附其上,但早已离去多时。
这些现象都极其微弱,转瞬即逝,对于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而言,甚至对于低阶的超凡存在来说,都可能无法察觉或直接忽略。
但它们确实存在,如同健康肌体上偶尔浮现又很快消失的细微病菌,暗示着某种“异常”正在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底层悄无声息地渗透、滋生。
这天傍晚,李长生像往常一样,登上一辆略显陈旧的末班公交车。
车上乘客稀少,除了他和司机,只有一位打着瞌睡的老太太,一个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年轻女孩,以及一个坐在后排、面色有些苍白的西装男士。
车辆平稳地行驶在渐暗的城市街道上。
起初一切正常,只有引擎的轰鸣和窗外掠过的霓虹。
然而,当公交车驶入一条穿过城市公园的、灯光相对昏暗的隧道时,异变发生了。
隧道内的照明灯似乎接触不良,忽明忽灭地闪烁起来。
车厢内的光线也随之变得极不稳定,明明灭灭,投下扭曲跳跃的影子。
李长生微微挑眉,他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粘稠起来,温度也在悄然下降。
一种淡淡的、类似于铁锈和腐败物混合的异味,不知从何处弥漫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